鸿蒙智行技术下沉,20万级主流市场也有华为乾崑智驾可以用了!
在此之前,自带销量号召力的“华为全家桶”基本都搭载于25万级以上车型,而鸿蒙智行家族的新成员尚界H5用16.98万起的预售价,为更多人解锁了行业旗舰级的华为智能体验。
尚界H5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4,Max版和Pro版分别支持全域领航和高速领航功能。
那么价位首次落到20万级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体验如何?
我们给尚界H5 Max版匹配了一位畅销的同级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Y,进行了一场全域领航、主动安全和智能泊车三方面的对比。
同时我们也带来了尚界H5 Pro版和比亚迪宋PLUS EV智驾版在高速领航上的表现对比,为各位关注基础版车型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四台车版本配置如下:
NCA
这次测试路线共计115km,其中高速高架95km,城区20km。
城区部分虽然不算长,但会路过潮汐车道、逆向施工改道等复杂场景,考点丰富。
先来看四台车的驾驶员介入情况:
高速路段,只有尚界H5 Pro版和尚界H5 Max版的驾驶员全程未介入。
城区路段,尚界H5 Max版的介入次数低于特斯拉Model Y,体验更省心。
尚界H5 Max版的2次介入,都是由于在窄路上和对向来车僵持引起的效率问题。
而特斯拉Model Y则出现过一次为了避免近处碰撞风险的介入,这也是特斯拉FSD在之前测试中就出现过的老问题:拥挤路况中,对近在咫尺的障碍物反而有些把握不准距离。
分岔路偏航率
高速路段,全程6组匝道。
尚界H5 Pro版和Max版都成功通行,比亚迪宋和特斯拉Model Y则各失败一次。
城区路段,尚界H5 Max版全程路径规划正确。
特斯拉Model Y有一次变道不及时,没来得及进右转车道。
NCA路测场景
经过实测,在学习交通规则方面,尚界H5 Max版的刷题种类远超特斯拉FSD。
独立右转红绿灯和特殊车道的难点在于,不仅要观察到动态的信号灯,还要了解对应的规则。
特斯拉FSD目前无法应对,无视右转红灯,还会误驶入限行公交车道。
而尚界H5 Max版则能够识别右转专用灯、潮汐车道、可变车道以及公交车道。

在过ETC和逆向施工改道场景时,两台车都展示出了不错的找路能力。
最后是一项同时考验脱困、闸机通行、泊车以及细节体验的“车位到车位”。
我们出发车位是个断头路,终点地下停车场全是机械车位。
尚界H5 Max版在出发点设置导航时,就可以看到并选择终点停车场的具体车位。
开启功能后,它在断头路车位原地开启功能,倒车调整车身,开到园区门口,识别并通过闸机,右转汇入主路。
抵达终点时,尚界H5 Max版下了2层旋转地库,并停进了机械车位。
特斯拉Model Y起步掉头失败,驾驶员手动完成掉头,接下来顺利过闸机出园区汇入主路。
抵达终点时,特斯拉Model Y在无法释放两边机械车位的情况下卡在了原地,而不是继续寻找车位。超过5秒后,驾驶员选择了手动驾驶。

从这一段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两台车的功能覆盖度都很高。但华为乾崑智驾ADS更擅长针对痛点做优化,从细节上提升功能质感,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比如日常上班的园区内通常停车密集,只能抢到断头路车位也是常事,强化脱困能力就可以让累了一天的车主免去繁琐无趣的反复打盘挪车这一步。

NCA场地
除了以上场景,用车时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比如遇到施工和“不讲武德”的司机,我们在场地进行了还原。场地内只有尚界H5 Max版和特斯拉Model Y可以开启领航功能,两车都展示出了极强的避障能力。
我们搭建了一个侵占范围非常大的逆向施工改道,再把车辆时速推到120km/h后开启领航功能。两车都能减速再找准新的路口通过。
路边突然打开的车门,尚界H5 Max版和特斯拉Model Y都可以绕行。

面对突然从盲区范围起步加塞进来的车,尚界H5 Max版和特斯拉Model Y都能识别,但做法不同。
尚界H5 Max版会果断减速绕行。
特斯拉Model Y则会减速停在原地,等很久对方没反应才起步。
大家觉得哪种做法更好呢?
还有一种危险情况,就是当我们的驾驶员身体不适失去意识不再能控车。
国内有少数厂商针对这种场景推出了“失能辅助”,也就是辅助驾驶在识别到驾驶员晕厥后会减速靠边停车,还会鸣笛并拨打求救电话。这次测试车型中,只有尚界H5 Max版提供了这项功能。

主动安全
在手动驾驶的情况下,遇到紧急情况只有主动安全能发挥辅助作用。这里,我们尝试了三种情况。
施工指示牌和前车切出遇锥桶,还原了两种不同的施工场景,城区会出现,所以我们起测速度为35km/h;

逆向两轮车还原了电动车误闯高架还逆行的场景,起测速度为60km/h。
很明显,特斯拉目前没有在主动安全这套系统上发力,以上场景都不能解决。
尚界H5 Max版则都可以做到高速应对,面对逆向两轮车这种刹车都可能碰撞的危险情况,车辆还会触发eAES避让。
诚如华为所说,安全冗余的底线是硬件,尚界H5 Max版车身上的华为192线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堪称“外挂血条”。
不过在这里也要跟大家科普一下,主动安全功能并不能应对所有场景,危险场景各式各样,也不一定跟我们今天的测试环境相同,所以如果驾驶员注意到了危险场景,优先自己掌握方向盘避开。
智能泊车
就常见度和头疼等级来说,“极窄车位”是个非常适合智能泊车大展身手的场合。
如果回家发现车位被隔壁车多侵占了一部分,这四台车的泊车功能分别能停进多窄的空间呢?
极窄车位通常伴随着下车困难的问题,所以我们优先开启离车泊入功能,也就是选好车位后主驾先下车,车辆再泊进去。
尚界H5的Pro版和Max版在泊车上表现差不多,比车宽多0.4米的空间里都能停好车,比车宽多0.3米的空间里能识别车位,但车头不能完全进去。

比亚迪的离车泊入功能,官方叫代客泊车,功能本质一样,开启功能可以停进比车宽多0.8米的空间里,多0.7米的就不识别了。
特斯拉Model Y则没有离车泊入功能,只能开启自动泊车,需要下车费点心。它的自动泊车最多能够帮驾驶员停进比车宽多0.6米的空间。
总结
今年华为推出WEWA架构,用世界模型把华为乾崑智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现在, 尚界 H5 这台“20 万级走量车”又带着WEWA架构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成为了20万级市场的智能体验分水岭。
看完本期测试,如果手握20万预算,你会选择拿下这张“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门票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