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汽车究竟能不能省钱这个话题,近些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很多人心里都揣着一本账,一边是加油站里不断上涨的油价,让人每次加油都有些心疼;另一边,是关于电动汽车电池成本高昂、几年就得换的说法,也让人心生疑虑。
不少人觉得,电车省下的油钱,最后可能都得掏出去换电池,算来算去可能还是亏了。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到了2025年这个时间点,我们再用老眼光去看待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可能就有些片面了。
真实的情况,需要我们抛开过去的偏见,用实际数据和真实使用场景来重新审视。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电池的寿命。
过去那种“电车开个三五年,电池就不行了,换一块电池的钱都快赶上一辆新车了”的担忧,在今天看来,已经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历史。
如今的动力电池技术,特别是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让电池的耐用性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它的特点是安全、成本相对较低,循环寿命非常长,行业内的测试数据普遍显示其可以完成超过3500次的完整充放电循环,一些优秀的产品甚至更高。
这是什么概念呢?
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用户来说,即便平均每周充电三次,一年下来也就150多次,要达到3500次的循环上限,理论上需要二十多年的时间。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辆家用汽车的平均使用年限。
另一种是三元锂电池,它的能量密度更高,能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其循环寿命也普遍达到了2500次左右。
按照同样的计算方式,也足以支持车辆正常使用七八年以上。
除了实验室数据,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道坚实的保障。
根据国家规定,一款合格的动力电池,在经历50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其剩余的可用容量必须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
这个标准其实比很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强度要严苛得多。
一个普通车主可能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完成500次循环,而到那时,电池的健康度依然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来自一线的声音也印证了这一点。
一位在深圳从事网约车工作的司机,他的车可以说是使用强度的极限案例。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他的行驶里程就突破了20万公里,这对于电池是极大的考验。
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检测电池时,结果显示电池容量的衰减仅为19.5%,完全处于正常和安全的范围内,厂家也确认车辆可以继续安心运营。
连这样高强度使用的营运车辆都能如此耐用,普通家用车那点行驶里程,就更不需要过度焦虑了。
当然,电池寿命长只是解决了“会不会有巨额更换成本”的后顾之忧,但要说到省钱,则是一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计算题。
电动汽车省钱的优势,并不是无条件成立的,它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年行驶里程要足够长。
如果一辆车一年只开几千公里,主要用途就是周末去趟超市或者偶尔接送孩子,那么电动汽车在能源费用上省下的钱,可能很难在车辆的整个使用周期内,覆盖它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可能高出的购置成本以及保费差价。
省钱的效应是靠里程累积出来的,跑得越多,节省的燃油费就越多,这个优势才会越发明显。
一般来说,年行驶里程超过一万公里,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就开始显现了。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前提,就是否拥有一个可以方便使用的家庭充电桩。
这是决定电动汽车使用成本的关键所在。
拥有家庭充电桩,意味着车主可以利用夜间的“谷电”时段进行充电。
目前很多地区的谷电价格非常便宜,每度电大约在三毛钱左右。
以一辆百公里电耗为15度的电动汽车计算,充满一次电跑400公里,成本也就二十块钱上下,折合每公里的花费甚至不到五分钱。
这个价格与燃油车相比,可以说是碾压性的优势。
但是,如果车主没有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条件,只能完全依赖公共充电网络,那么成本就会显著上升。
普通公共充电桩的均价可能在每度电六毛到一块二之间,虽然也比油价便宜,但优势已经大大缩水。
如果在一些商业区或者节假日高峰期,遇到每度电高达一块八甚至两块钱的快充桩,那么单次充电的费用就会变得相当可观,省钱的体验感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此外,在保养方面,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的机械结构,无需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等耗材,其年度保养费用通常能比燃油车节省60%以上,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最后,再谈谈很多人关心的保值率问题。
过去,电动汽车“贬值快”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技术更新换代太快,新款车型的续航、性能大幅提升,导致老款车型在二手市场上迅速失去吸引力。
但如今,这个局面也正在悄然改变。
首先,电池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平台期,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放缓,这意味着新老车型之间的技术代差不再像过去那么悬殊,老款车型的淘汰速度也随之减慢。
其次,市场变得更加透明。
为了消除二手车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像比亚迪、特斯拉等主流车企已经向车主开放了电池健康度的查询功能,买家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车辆电池的实时容量和衰减状况,这大大增加了购买二手电车的信心。
最后,完善的质保政策也为车辆的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绝大多数车企都提供8年或15万公里以上的电池质保,部分品牌甚至为首任车主提供了终身保修服务。
这相当于官方为车辆最核心、最昂贵的部件提供了长期的保障,无疑也稳定了其在二手市场的价值。
总而言之,电动汽车是否省钱,并非一个可以简单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
它不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一道需要根据个人用车习惯和生活条件来计算的“应用题”。
对于那些每日通勤距离较长,并且能够安装家庭充电桩的城市用户来说,选择电动汽车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对于那些一年开不了多少路,又高度依赖昂贵公共充电桩的用户来说,电动汽车可能真的会“省油不省钱”。
因此,与其被网络上“电车必省”或“电车必亏”的极端言论所左右,不如拿起计算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算一笔真正属于自己的经济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