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驾驶的是23款坦克400超能版,车身采用飞翼银涂装,内饰则为黑色,至今已行驶2359公里。然而,在这段驾驶过程中,我逐渐产生了后悔之情,这款车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若早知如此,我或许会选择另一款车型——坦克300hi4-T。
关于外观,我对坦克400的机甲造型情有独钟,尤其是其大灯、轮眉和灯带的折角设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尽管银色车身耐脏且吸引目光,但过于引人注目的外观让我在路边停车时经常受到围观,这使我感到尴尬并浪费了我宝贵的时间。
至于内饰,我对座椅的舒适度表示质疑。越野车的座椅为何如此柔软舒适?这让我经常想在车内久坐。座椅配备的高科技功能如通风、加热和按摩让我享受驾驶时光,但同时也让我担忧自己会在驾驶时变得过于放松。
车机屏幕大而功能丰富,采用8155芯片,触控反应灵敏。然而,功能过多反而让我感到困扰,研究这些功能需要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幸运的是,车机与手机高德地图的互联功能非常便利,但这也让我担心副驾驶会对我使用手机产生反感。
音乐选择方面,车机内置了QQ音乐、网易云、酷狗和喜马拉雅等多个音乐应用,这让我在选择时感到困扰。我本应选择一款音乐应用使用即可,但车机却提供了太多选择。此外,车机的功能过于丰富,包括WIFI热点、视频APP等,使得我购买坦克400的初衷——越野探险——被这些高科技功能所淹没。
总的来说,我对坦克400Hi4T的驾驶体验感到复杂。尽管外观独特、内饰豪华且功能丰富,但它的一些特点和功能却与我购买越野车的初衷相悖。
3. 空间体验
对于空间感受,我深感这款车在空间方面配置过于宽敞。以28.98万的价格,居然提供了如此大的内部空间,相较于豹五28.98万的起步空间还要宽裕。越野车的头部空间显得空旷,令人感觉头顶凉飕飕的。尤其是腿部空间,后排宽敞到三人并排而坐还能翘二郎腿。尽管后排中央位置稍显硬实,但后备箱空间依然十分可观。尽管电池包占据了一部分空间,但依旧能够满足大量存储需求。回老家时,家人总是惊叹其容量之大,几乎能将老家的土特产悉数收纳。而且,后备箱的高度甚至需要自己花钱改装置物架,这既耗费了时间和金钱,也带来了额外的麻烦。
4. 驾驶体验
关于驾驶感受,这辆车同样存在不少槽点。动力表现过于强劲,起初我以为如此重的车身仅靠小电机可能显得力不从心,但实际上油门响应灵敏,深踩油门时车辆瞬间提速,给人一种冲刺的感觉。
加速和制动效果尚可。加速时,一旦发动机介入,动力立刻涌现,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制动系统似乎有些偏软,让人总感觉刹车不够力,但实际效果却能够成功制动。至于顿挫感,我在低速行驶时并未察觉,与常见的9AT变速箱带来的顿挫感不同,400似乎更加平顺。
尽管辅助驾驶中的智慧巡航能够在识别车道后自动驾驶,让驾驶者只需观察前方,甚至在车辆插入时自动减速,但我个人认为驾驶的乐趣就在于人的操作。智慧巡航虽然高级,但却让我感觉失去了驾驶的意义。总之,一定要尝试车辆的弹射起步,那种瞬间的加速感绝对令人兴奋!
混动模式下的能耗与续航体验
在混动标准模式下,城市驾驶主要依赖电力,因此电能消耗较大,充电成为日常必备任务。由于未安装充电桩,我通常选择在晚上11点之后与网约车竞争充电车位,长时间使用电力后,对燃油的依赖感逐渐减弱。
偶尔,我会使用油电混合模式在高速和泥地驾驶,目前综合油耗维持在9个左右。以往我十分重视油价波动,如今心态转变,更关注充电车位的选择。
总体而言,尽管我可能在推荐购买时持保留态度,但个人情感上我非常喜欢这款车。它既能满足娱乐需求,又能适应家庭使用。试驾后的冲动购买欲望超乎想象,提车后更是沉迷于改装的世界,无法自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