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

一提起领克这几年在中国车市的表现,很多人都觉得有点惊讶。你说自主品牌能卖到20万的平均售价,这以前谁敢想?更别说销量不跌反涨,连一帮合资二线豪华、甚至是林肯、雷克萨斯的地盘都能抢到,这事怎么做到的?是中国市场变了?还是领克摸到什么门道了?不服不行,咱就唠唠这事。

用大白话说,这就是一场从性价比悄悄转成了“高级感”的比拼。曾经大家觉得,国产车便宜就是硬道理,合资才讲究那个啥档次感。可慢慢的,现在的人发现,便宜不便宜是一回事,花钱买车,还是稀罕点好玩意儿。领克闷声干大事儿,把*平均成交价从12万多刷到快20万*,这在中国品牌里边,是真有点“逆天”。

很多人说,是不是这两年大家都卷科技、卷电车,领克也捡了个便宜?或者说,是不是极氪、比亚迪、理想、小鹏们掀起新势力浪潮,把观念洗得差不多了,消费者认中国品牌认得更深?这话有点道理,但也不是只靠运气。你问问自己,现在真舍得花二十多万去买中国自主车了吗?还嫌贵不?现实可没那么简单,全中国除了蔚来、理想那帮造电车的,真正能做到价格上这高度、销量还不跌的没几个。

我反正一直好奇:*为啥偏偏是领克兑现了“自主高端”?*有啥咱们眼里没明说的门道?说白了,关键还在于人家骨子里有点“轴劲儿”——就是那种认死理、不怕输、愿意咬牙硬拼到底的范儿。要不你说,2020年到2024年,这四年咋就让人翻天覆地了?

其实这期间,领克也曾有点慌,那会极氪火了一把,领克的主力车款往后靠,新玩意儿没跟上,销量、声量都下去了。要换别人,估计立马就降价清库存,或者各种“特供车”,想法设法做数字。领克没那么做。倒是认认真真地思考:究竟怎么才能把自主车的那种高级感、原创设计、智能玩法推得更高,用户花钱图的啥?简单,谁不是图新鲜、图省心、图炫酷呢。说白了,人家没把自己活成“合资下乡”,也不想进“低价泥潭”,就想一直推着品牌往上走。

坚持原创设计,比亚迪卷电池,华为卷智能,人家领克卷配件,卷配置,卷高阶智驾。别说什么“雷同”,最新一代领克10EM-P,全系标配四驱,一般是听着都心虚,因为四驱这玩意儿老贵了。可他偏偏给你来个打破常规。你说奔驰宝马四驱得三十多万,比亚迪汉插混四驱也得高配才有。而领克10EM-P,165800起步,全系四驱,亏电油耗到4.8L,百公里5.1秒,还配上……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这做派,你要是还光拿它跟低价中国车比,那不是侮辱人家吗?

而且,对比一下现在新能源圈子里,不少品牌追着四驱打广告,最终都只敢把顶配做出特别款,而且比的是“有我要、没我抢”。可领克直接四驱普及化,你去问问有多少人觉得开四驱真香?说白了,除了嫌贵和费油,谁不愿意四只轮子都能发力?门槛降下来,体验升上去,咱国产车到底能不能在性能领域叫板外资,这事真算给做成了。

再说说内饰和智能。领克一直想做个有个性的品牌,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白开水。你看最早Z10上极简风,想着追电车圈的潮流,结果没人买账,领克用户就是爱原来那套。人家及时调整,10EM-P 又回归“领克风格”。这说明产品没跟着市场变,品牌就塌了。会硬抗也会拐弯,这才是国产车逆袭的不二法则。

现在智能舱也别小看。有人说“含华量”成为智能车的门槛,华为的鸿蒙、ADS,都成高大上的代表了。老吉利那帮人可不吃这套,一把抓下千里浩瀚智驾,把智能化的投入全家化运作,你要说能力,人家未必就比华为差。Flyme Auto 2系统无论流畅度、APP扩展、手机互联,绝大多数场景两步到位。芯片、雷达、底层平台技术,几乎都是行业前列。关键是敢真标配,不玩配置虚高,做出来就是硬怼新势力。

其实,这几年中国品牌车圈,卷归卷,还真没人在高端这一块把布局做得这么扎实。吉利的好处是吃了合资那套体系,又没有“卖品牌情怀”的包袱。人家把所有平台、研发、智能都归中台,底层能力统一,让成本降下来,产品层面释放出来,给到领克、极氪、银河等几条线。是什么客户,就给什么方案。不是像比亚迪那样由上往下做高端,是“成型的高端技术往下赋能”,极氪炼出一身本事,领克直接拿来用,成本摊低,价格亲民。

要说有什么缺点,就是这帮老吉利人、领克人说话都太稳。不像有的老板吹得满天花雨,什么百年品牌梦想、科技信仰收割啥的,他们都能憋住嘴。采访动不动就是“我们就是做原创设计、高价值、高性能”,对细分市场什么越野、方盒子,只来一句“一切皆有可能,五高标准”。但你琢磨琢磨,这种口风更像是真的打算做大的,没兴趣玩噱头。有本事的车企,往往看行动。

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有驾
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有驾

而且,现在吉利接手的极氪、领克整个研发、智能化平台已经结合得很紧。上海、重庆研究院、原极氪负责智能舱的带队,带着极氪那套的思路给领克开发,自然不一样。这比起华为赋能,也算中国车企内部自我迭代的一个缩影。

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有驾
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有驾
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有驾
领克平均售价破20万,销量逆势增长,坚持高端原创-有驾

我觉得这事其实给了一个关键答案:中国高端汽车哪天能成气候?能不能长成“自己的豪华”?已经不是一句口号了。你销量起来了一阵,平均价格出来了,老百姓根本不认低端品牌自嗨。领克这条路,要说有啥投机取巧的地方,全靠死磕死想。你看人家是一路逆风过来的,是愿意赔钱坚持四驱、坚持智驾普及、甚至连设计都肯一步三回头地修正。现在才叫风生水起,什么叫自主品牌的勇气?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地高举高打。

那到最后我想问,*领克的高价路大概率算成了吗?*其实,现在才刚到拐点,后头的路——三个大头,一是极氪极限性能、豪华体验,能否一直推下去,二是领克高性价比高配置给多少客户留下了心智,三是中国主流消费者真的开始主动认同中国造的“豪华味道”吗?不然20万的卡位,很快就是30万、40万的竞争。你说比亚迪、长城、银河、理想,都眼巴巴地想往上卷一层,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归根结底一个能力:“做真正让人心安的中国好车”。

这就是为啥,说穿了,买领克的殊荣——不是为了标签,而是真正在这卫冕赛里证明了自己。如果中国品牌能从领克身上看到点什么,那就是未来高端路不是靠“讲故事”,而是靠耐得住寂寞,坚持把事情做到极致。领克做到了吗?往后看,试试又何妨。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