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C有多猛?携10弹头覆盖全球,戳破西方安全幻象
有时候,咱们中国人的技术到底有多强,总是被国外媒体拿着放大镜来看。
这几年但凡中国有什么重磅武器一亮相,网络上一片“震惊体”刷屏。
最近一次阅兵里,东风5C那压轴亮相,确实让不少人看呆了。
有人说这家伙就是中国的“镇国神器”,也有人好奇:都啥年代了,这种“老家伙”怎么还这么能打,还能成为战略队伍里的C位?
其实,东风5C可不是什么过时产品。
你要说它资历老,确实,它的“祖宗”东风5系列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登场了。
可问题是,技术这东西就像是老树开新花,只要根子硬、底子厚,再叠加新思路,威力就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
东风5C到底强在哪?
就一句话:射程直接覆盖全球,还能一次带着多枚核弹头“组团”出击。
简单点说,从中国腹地一点火,最多四十分钟内就能捅到地球另一头。
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火箭,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大杀器。
美国的智库都说:“中国的核威慑杀手锏,就是东风5C!”
你别看国际新闻里老说“反导系统多厉害”,真遇到东风5C这种“十弹齐发”的阵仗,什么拦截概率、反应时间,基本都成了纸上谈兵。
东风5C的弹头不但分得开,打得准,还能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做机动变轨。
什么意思?
就是你以为它在这条线飞着,结果突然拐个弯,反导雷达反应都晚了几秒。
再配合那些诱饵弹头混淆视听,敌人就算拿出最先进的反导,也只能干瞪眼。
可能有人会说:东风5C不是固定发射井发射吗?
这不是“傻大粗”,早就被卫星盯上了?
真不是那么回事。
东风5C体重将近200吨,你想装车拉着到处跑,根本不现实。
可为它专门建造的深井发射阵地,抗打击能力不是盖的。
别说一般导弹或炸弹,就算对方想用核弹精确摧毁,也得一颗一颗“点名”,而且中国在井口布局上玩得很溜,密密麻麻、真假难辨。
哪怕第一波遭到打击,剩下的发射井照样能反击。
相比之下,公路上的车载导弹,灵活是灵活,一旦被侦查卫星锁定,常规武器就能搞定一大片。
这次同台亮相的东风61,走得是另一条路。
固体燃料那是随时起步,说打就打。
靠着强大的机动性,能在西部高原、南方密林、乃至戈壁沙漠里随时换地藏身。
敌人想找准下手位置,难度不是一般大。
这样一“静”一“动”,一个主力压阵、一个机动反击,双保险才叫真正的安全感。
其实现在咱们中国搞的核威慑,都是“多条腿走路”。
陆地上有东风5C、东风61“双剑合璧”,海里头还有巨浪3能在深海中“静悄悄”,天上则靠空军的远程导弹实现多维反击。
这些“家底”摆出来,就是要让对手明明白白看到:别动歪脑筋,真要闹大了,谁都别想全身而退。
这种安全屏障,不光保自己平安,也给地区和平增加了分量。
很多网友关心,为什么东风5C这么多年还在?
其实有些东西,越老越香。
它的射程和威力,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压得住场的。
最新一代虽然科技感十足,可有的技术还没完全实战化,老牌选手继续顶在一线,是最稳妥的安排。
说到底,“核威慑”不是用来打仗的,更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让所有人都清楚一个道理:哪怕百年不用,必须随时能用。
东风5C和一票新装备的出现,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技术上的底气,也让那些还抱着旧有幻想的国家彻底清醒。
想靠“安全神话”稳住局面?
对不起,这一回,轮到中国说“不”了。
现在的国际环境,热点不断。
西方总喜欢用各种花招甩锅、造谣、玩“技术围堵”。
可事实证明,真正让人心安的,还是自己手里的实力。
东风5C的每一次亮相,都是一次无声的宣誓——和平从来不是别人给的,靠的是自己硬实力撑出来的底气。
面对这样一副牌,谁还敢小瞧中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