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技术要求调整,消费者需警惕‘伪新能源’陷阱

上周,工信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了个公告,看着像条普通政策新闻,但如果你正打算买新能源车,这消息可能直接让你多掏一万块。

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技术要求调整,消费者需警惕‘伪新能源’陷阱-有驾

从2026年1月1日起,想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车子得过几道硬门槛:纯电车百公里电耗不能超标,插混和增程车纯电续航必须“等效”达到100公里以上,亏电油耗、电耗比例也全都有新规矩。一句话:省钱的门槛,悄悄变高了。

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技术要求调整,消费者需警惕‘伪新能源’陷阱-有驾

这事儿最扎心的不是政策本身,而是你可能正开着一辆“即将被取消资格”的车,还浑然不觉。

比如你去4S店看车,销售热情推荐一款插混SUV,说“纯电能跑80公里,日常通勤够用”,听起来挺实在。可到了2026年,这车因为续航差20公里,直接失去免税资格。一辆车省下来的购置税少说八九千,多的上万,这笔账,谁来补?

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技术要求调整,消费者需警惕‘伪新能源’陷阱-有驾

我朋友老张前两天还在纠结:是买老款低配DM-i,还是加点钱上新款?他图便宜选了55公里续航的版本,省下的钱够换两轮轮胎。可现在一看政策,心里咯噔一下——这省下的钱,是不是提前透支了未来的优惠?

这波调整,明面是技术升级,实则是政策在“挤水分”。以前为了上绿牌、拿补贴,不少车企推出“凑数续航”的插混车,电池小、纯电跑不远,本质还是油车。现在政策一收紧,这些“伪新能源”再也藏不住了。

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技术要求调整,消费者需警惕‘伪新能源’陷阱-有驾

更微妙的是,那些越做越大的增程式SUV,也开始承压。车重超两吨半,电耗蹭蹭往上涨。哪怕标称续航有200公里,可一算电耗比例,还是超标。理想、问界们的“大沙发+长续航”路线,也得重新算账了。

说到底,这场调整不是为了为难消费者,而是把“谁才是真正新能源”划清了界限。政策在倒逼车企:别玩套路,得真把电用好,把能耗降下来。

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唯一要记住的是:别再只看“能跑多远”,还得问一句“耗不耗电”。

买车前,多问销售一句:“这车2026年还能免税吗?” 如果他支支吾吾,那你得小心了。政策不会等你反应过来,优惠也不会自动续费。
趁现在还有时间,选一辆真正经得起未来考验的车,才是对自己钱包最大的温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