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车主注意!9月1日起你的“小电驴”要有大变化,这些新规必须知道!全国超3.5亿电动自行车用户将迎来重大变化。涉及限速,整车质量,防火阻燃,防篡改等各个方面,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和安全。
新国标最引人关注的规定是电动自行车限速25公里/小时,并且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这一限速得到执行。多数市民对此表示理解和赞同,认为骑行安全是第一位的。市民敬丽历表示,“从人身安全着想,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而且充电会更加安全,也能减少安全隐患。虽然会影响到上下班的速度,但是行车上路安全第一嘛。”市民王佳豪也认为,“限速是对个人的安全保障,也是对社会负责。毕竟速度太快了的话,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对于外卖骑手这类依赖电动自行车谋生的群体,限速规定可能会影响送餐效率。外卖骑手付雨涛表示,“影响肯定还是有的,单子多了可能搞不赢,今后可能考虑买摩托车送外卖了。”也有外卖员认为,虽然限速可能影响送餐效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减少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保障了外卖员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有利有弊。
新国标在整车质量要求上做出了调整。旧国标规定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新国标则将铅蓄电池车型的整车重量限值放宽至63公斤,锂电池车型仍维持55公斤标准。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需求。
“新国标(若指未来修订版)暂未官方明确塑料质量占比要求,现行国标对非金属部件按材料类别规定防火阻燃性能等级”新标还对弹性软垫材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非金属部件分别规定了防火阻燃指标,旧国标在此方面要求相对宽松。防篡改是新国标重点强化的领域之一。新标准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方面提出更严格的防篡改要求,如电池组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控制器不应通过剪线等方式修改功能等。新国标还增加了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标识要求也有变化,新国标要求整车编码采用耐高温永久性标识,便于车辆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追踪和监管,旧国标无此要求。后视镜规定方面,新国标鼓励安装后视镜以提高骑行安全性,但不强制,旧国标未提及后视镜相关内容。
新国标对定位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用于城市物流等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普通家用电动自行车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专家表示,北斗模块能够提供经度、纬度,速度,定位时间等定位信息,在提供定位服务的过程中是不收费的。针对消费者担心的个人信息是否会被过度采集的问题,专家解释,“北斗模块”的定位服务功能需要用户授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开启或关闭北斗定位功能。而且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的4G、5G通信模块已经符合国家相关加密规定,确保相关信息传输途径的安全性。
脚踏骑行功能要求有所变化,新国标仅要求采用电助力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旧国标则要求所有电动自行车都必须有脚踏骑行功能。这一改变使得电动自行车的外观和实用性更贴合日常骑行需求,不用再带着多余的脚蹬增加车身重量。
新国标明确应在产品名牌,合格证上标明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消费者及时淘汰超期服役产品,旧国标未对此作出规定。这是为了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通过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消费者及时淘汰超期服役产品。
为确保新标准平稳过渡,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 。同时,为便于符合旧标准电动自行车的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在售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明确表示,“新的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行为,对于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的约束,不会被强制淘汰”。
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已经出台,对个人消费者交售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合格新车的,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由商务部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合理制定,与上年补贴标准相衔接,保持工作平稳过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