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吹牛”!辅助驾驶和OTA升级迎来最严监管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件大事儿,可以说是给当前火热的智能驾驶领域,来了一剂“清醒剂”。

那些曾经把辅助驾驶吹得神乎其神,好像买了车就能直接躺平的车企们,现在可得悠着点儿了。

监管部门这次是动真格的,联合出手,要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和OTA升级,好好“拧紧发条”。

严打“吹牛”!辅助驾驶和OTA升级迎来最严监管-有驾

这事儿的源头,是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这文件一出,不少车企心里咯噔一下,毕竟,过去那些“画大饼”式的宣传,现在看来,是要触碰红线了。

首当其冲,就是要把“辅助驾驶”的真面目,彻底揭开。

现如今,许多厂商为了吸引眼球,可谓是费尽心思。

他们用“解放双手”、“自动领航”之类的词汇,把辅助驾驶系统描绘得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想象一下,车辆在城市车流中穿梭,能够自动跟车、变道,甚至在狭窄的道路上也能精准入位,这听起来确实令人心动。

然而,现实往往比宣传要骨感得多。

我们得明白,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辅助驾驶”,更像是驾驶员的“得力助手”,而非可以完全放手交代的“自动驾驶员”。

它们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副驾,能在特定场景下分担一部分驾驶任务,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保持车道、在拥堵时进行自动跟车。

但它们并非万能,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例如路边突然冲出的行人、前车毫无预兆的急刹车,这些系统能否百分百做出正确的应对?

这确实是个问号。

正如《论语》中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华丽的宣传语,就模糊了“知”与“不知”的界限。

那些夸大其词的描述,不仅误导了消费者,更可能在不经意间,将驾驶员推向潜在的危险境地。

正如之前有新闻报道,车主因过度信任辅助驾驶而发生事故,这其中的教训,可谓血淋淋。

严打“吹牛”!辅助驾驶和OTA升级迎来最严监管-有驾

此次新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在购车时,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避免被那些“画饼充饥”的宣传所蒙蔽。

其次,OTA升级,绝不能成为“暗箱操作”的温床。

OTA(空中下载)升级,本意是为车辆带来持续的优化和新功能,如同给手机更新系统,让车辆保持“年轻态”。

然而,部分厂商却利用这一便利,玩起了“猫腻”。

试想一下,当一位车主发现,自己爱车的续航里程,在几次系统更新后,悄无声息地缩短了。

这背后,可能就是厂商为了某些目的,暗地里调整了电池管理策略,甚至限制了电机输出功率。

这种行为,无异于“移花接木”,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消磨了大家对品牌的信任。

新规明确指出,OTA升级必须遵循“分类管理”,并且“未经备案,不得进行”。

更重要的是,推送给用户的软件版本,必须经过充分的测试与验证,绝不能将尚未成熟、或存在潜在缺陷的功能,随意推送给用户。

更不能借OTA之名,去“隐瞒”车辆本身的不足。

这就像我们不能在“温故而知新”的求知路上,故意隐去那些关键的史实。

每一次OTA升级,都应该是一次透明、负责任的“知识”更新,让用户清晰地了解车辆的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明来历”的更新。

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是对产品品质的坚守。

为何监管如此严厉?因为安全,才是最无可替代的“配置”。

严打“吹牛”!辅助驾驶和OTA升级迎来最严监管-有驾

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

但正如任何一项新生事物,它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部分车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不惜过度渲染技术优势,将辅助驾驶功能描绘得如同“神技”一般,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甚至在驾驶过程中,将本应保持警惕的双手,过早地从方向盘上移开。

这种脱离实际的宣传,无形中就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埋下了伏笔。

同时,OTA升级的随意性,也为一些厂商提供了“规避责任”的可能。

那些未经充分测试、尚未成熟的功能,一旦上线出现问题,或许可以试图通过后续的OTA来“补救”,但这种“补救”有时反而可能引发新的问题,甚至成为掩盖深层缺陷的手段。

因此,此次监管的严厉,正是为了引导智能驾驶领域回归其应有的理性与务实。

未来的竞争,不应是“概念”的堆砌,而是真正落在技术实力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上。

消费者需要的是清晰、准确的信息,而非那些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的宣传。

此次《通知》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从“野蛮生长”的阶段,迈向更加规范、健康、安全的发展新篇章。

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应建立在空泛的承诺之上,而应根植于坚实的技术进步,并受到严谨监管的庇护。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监管的出现,正是为了守护我们对美好出行的向往,确保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人,而非成为潜在的风险。

那么,各位老司机们,你们对这次的“大动作”有何看法?

在您看来,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之间,那条界限究竟该如何清晰地划分?

当面对厂商的OTA升级时,您的考量又是什么?

不妨在此畅所欲言,让我们共同探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来自普通消费者的真挚声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