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又瘦了5公斤?揭秘车企狂卷电池托盘的背后

在新能源电动车的底部,一块“默默无闻”的大平板正成为车企争相内卷的“流量担当”——它叫电池托盘。它不发电、不驱动,却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碰撞安全和制造成本。而近日,随着特斯拉新款Model Y改款细节曝光,其电池托盘又减重了5公斤,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电池托盘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技术的试金石。”

1.电池托盘是怎么“卷”起来的?

电池托盘(Battery Tray)是新能源车底盘结构中集成电池包、结构支撑、防护功能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堪比“新车的第二底盘”。

随着平台化+电池一体化(CTC、CTB)方案快速推进,电池托盘正从“独立部件”向“车身结构件”演变,结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都成为主机厂技术内卷的核心。

2.Model Y减重5公斤,卷出制造新高度?

2025年7月,有海外媒体曝光特斯拉Fremont工厂新批次Model Y测试车辆,其电池托盘由原先的铝型材+焊接结构改进为一体压铸托盘外壳+集成冷却回路设计,整体减重4.8~5.3公斤,制造成本预计降低10%以上

这背后的核心变化在于:

  • 托盘一体化设计,取消了多余支撑结构;

  • 冷却系统集成,简化了装配环节;

  • 使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Aural HP9XX系列),兼顾强度与延展性。

这场“瘦身计划”不仅是为续航提效,更是为了制造效率和平台化兼容性。毕竟,节省一公斤,意味着全产业链的轻量化红利。

3.中国车企也在“暗卷”托盘技术

国内车企在托盘技术上并不甘落后,蔚来、小鹏、比亚迪、赛力斯、极氪等均已建立起自产电池托盘能力或寻求Tier1集成商合作。

● 比亚迪:刀片电池带火的“承载式托盘”

自研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托盘设计采用薄型一体式钢托盘,冷却板集成在电池底面。

托盘采用冲焊+结构胶粘接工艺,降低制造复杂性。

整体系统集成厚度控制在110mm以内

● 极氪001:CTP托盘+结构优化带来3%轻量化提升

极氪001底部采用高度一体化的托盘壳体,冷却板与托盘焊接集成,兼具气密性与强度

使用高强铝合金+局部碳纤维增强,托盘结构整体减重约7kg

根据官方披露,托盘一体化带来底部件装配工时减少30%

● 赛力斯:与欣旺达合作全铝托盘平台,提升刚度/耐腐蚀性

主打全铝结构托盘+模块化横梁支撑设计,适用于中大型纯电平台;

结合多腔结构,提升抗弯刚度15%以上

托盘整体防腐蚀寿命目标:15年/30万公里

4.电池托盘“轻”之有道:结构+材料+工艺“三板斧”

托盘轻量化,并非只靠材料换代,而是结构设计、连接工艺、热管理系统的系统性优化。

目前行业平均托盘重量集中在50~75kg区间,轻量化目标逐步向40kg以内推进。

5.Tier1供应链:下一轮“托盘战”的战场

托盘不仅是车企的“核心自研”目标,也成为Tier1/2供应商的主要增量业务。如:

  • 旭升股份:为蔚来、特斯拉、极氪供电池托盘结构件;

  • 诺博汽车系统(华域旗下):具备托盘结构+热管理一体化能力;

  • 拓普集团:重点开发一体压铸+模组粘接式托盘系统;

  • 银宝山新/科森科技:聚焦CNC高精度冷却板+中框焊接技术。

而随着一体压铸底盘与电池托盘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确,这类供应商的“系统集成+智造能力”将决定其在车企竞争力。

底盘战场,不止在表面。电池托盘看似是底部结构,实则已成为新能源车核心技术竞争的一环。

  • 谁能在材料轻量、结构刚性、制造效率三方面拿出最优解,谁就更接近“成本+性能”的黄金平衡点;

  • 从轻量化趋势、制造技术、结构演化三方面来看,电池托盘早已不是简单的“防护壳”,而是整个车身结构设计与集成的缩影;

  • 而未来,CTC、滑板底盘、线控底盘等新架构下的托盘设计,更可能成为新能源车“重新定义底盘”的关键支点。

这场托盘之战,已经不止是底盘工程师的战斗,它关乎整车企业的平台能力、成本控制和技术话语权

你以为电池托盘是基础件?车企告诉你:这就是“底牌”。

Model Y又瘦了5公斤?揭秘车企狂卷电池托盘的背后-有驾

AEE2025中国汽车底盘生态链展览会将于1022-24日在苏州举办,汇聚来自全球的300+领先企业,全面展示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EMB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智能悬架、底盘轻量化、底盘电动化、材料与工艺、装配与测试、动力与驱动、电池与托盘等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展会同期举办12场底盘专题论坛,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制动、悬架、转向、轻量化、一体压铸、测试、副车架、电池托盘等专题,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全车型底盘解决方案,百余位国内外顶级技术专家现场分享,三天沉浸式洞察未来底盘趋势,这是汽车底盘人的行业盛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