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买5米1纯电巨无霸!换电站随便用 理想L9车主直呼背刺?

谁能想到,纯电SUV的价格战还能这么玩? 乐道L90在上海车展甩出一张王炸:车长5米1的六座SUV,标配85度大电池,蔚来换电体系随便用,直接杀到25万价位。 隔壁理想L9车主当场破防——这车尺寸跟自己差不多,价格却便宜近一半,连最傲娇的换电站都能共享。 更绝的是,这车竟然把引擎盖整个掀开做成240L前备箱,被网友吐槽“学北美皮卡掀脸,结果整容失败”。

25万买5米1纯电巨无霸!换电站随便用 理想L9车主直呼背刺?-有驾

当工作人员按下车钥匙,乐道L90前脸突然像变形金刚一样向上翻折,露出比后备箱还深的储物空间。 这个能塞下三个登机箱的“车头行李箱”,直接让围观群众掏出手机狂拍。 工作人员演示把宠物笼塞进去时,有路人嘀咕:“这开口低得跟扫地机器人似的,车头线条都变形了,设计师喝多了吧? ”

车侧数据显示的尺寸确实惊人。 5145mm的车长比宝马X5还多出一截,3110mm轴距让第三排不再是“狗座”。 现场实测第三排坐下1米75的成年男性,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 更夸张的是,后备箱在满员状态下仍然能竖着放进28寸行李箱,这空间魔术看得隔壁展台的MPV销售直皱眉。

动力配置堪称暴力美学。 后驱版340kW功率相当于4.0T燃油发动机,四驱版直接飙到440kW。 现场工程师透露,这车用的就是蔚来百万豪车ET9同款电机,零百加速能跑进4秒俱乐部。 不过最狠的还是充电速度,在900V高压平台加持下,10分钟快充能补能400公里,吃碗泡面的功夫就够跨城通勤。

争议最大的前备箱设计藏着技术玄机。 工程师花了三年时间,把驱动系统压缩成笔记本电脑大小,才腾出240L储物空间。 电动开合装置能承受零下30度冰冻考验,手机控制开箱时还有氛围灯带照明。 可惜这些技术细节救不了审美争议,有车评人毒舌:“前脸掀开像张嘴打哈欠的河马,设计师该扣鸡腿。 ”

车内配置卷出新高度。 二排航空座椅标配16点按摩功能,三排座椅居然也有加热。 更离谱的是,把前备箱盖板抽出来能当户外长凳,车顶行李架藏着折叠露营灯。 工作人员演示7秒变出星空影院时,带娃宝妈们眼睛都亮了。

价格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25万起步价直接瞄准Model Y,但尺寸大了整整两圈。 如果选电池租赁方案,车价能压到19.8万,比汉兰达混动还便宜6万。 现场销售悄悄说,展车还没开放预订,已经有理想L7车主来打听置换政策。

25万买5米1纯电巨无霸!换电站随便用 理想L9车主直呼背刺?-有驾

换电体系成了最大底气。 全国2300座换电站随时待命,3分钟满血复活比加油还快。 工作人员强调,乐道车主和蔚来用户共享换电站,春节高速排队也不用怕。 有围观群众算账:按每天换电一次省两小时充电时间,十年能多活一个月。

不过隐患同样明显。 三四线城市换电站还没铺开,官方宣传的“县县通换电”要等到2025年。 现场有内蒙古网友吐槽:“我们市就3座换电站,还不如买增程式靠谱。 ”底盘下方的凸起电池包也引发担忧,过农村土路可能托底。

智驾系统藏着暗坑。 全系砍掉激光雷达,纯靠摄像头识别障碍物。 工程师承认大雨大雾天可能出现误判,建议极端天气切换人工驾驶。 这对北方用户不太友好,毕竟谁也不想雪天开车还得赌AI眼神好。

最骚的操作在座椅设计。 副驾驶手套箱被取消,改成女王座椅脚踏板。 销售解释这是为“副驾老婆能躺着追剧”,却遭男车主反击:“我行车记录仪TF卡往哪插? ”第三排座椅折叠后与后备箱存在5cm台阶,放大件家具得自备斜坡板。

续航测试暴露软肋。 虽然标配85度电池,但2.3吨自重导致实际续航打七折。 媒体实测四驱版城市通勤勉强跑500公里,高速120km/h巡航直接掉到380公里。 好在换电方便,否则长途自驾得掐着表算里程。

音响系统暗藏猫腻。 23个扬声器看着唬人,但拆开车门发现8个是高频辅助喇叭。 重低音单元缩水到40W功率,听摇滚不如10万级国产车。 工作人员辩解“家庭用户不需要夜店音效”,被音响发烧友怼“这叫硬件欺诈”。

隐藏式门把手成安全隐患。 冬季零下15度冻住后,机械钥匙孔藏在充电口盖板里。 现场演示开锁得先蹲下摸底盘,穿裙子的女生当场翻白眼:“设计师是不是没在东北生活过?

25万买5米1纯电巨无霸!换电站随便用 理想L9车主直呼背刺?-有驾

二手保值率成谜。 虽然换电体系能延缓电池衰减,但车机账号绑定首任车主。 销售承认过户后部分软件功能会降级,相当于变相锁定用户。 二手车商摇头:“不能刷机的电动车,收车价至少砍三成。 ”

充电口位置反人类。 快充口设在右后轮拱上方,充电得紧贴车位线。 现场演示时差点刮蹭隔壁保时捷,工作人员擦着汗解释:“这是为了换电时机械臂更好对接。 ”围观群众冷笑:“所以剐蹭维修费算谁的? ”

车门密封条偷工减料。 暴雨测试时,第三排车窗缝隙渗水形成小瀑布。 工程师紧急拿胶带补救,辩称“试装车零件没到位”。 媒体追问量产车是否改进,得到的回应是“以交付版本为准”。

方向盘按键误导驾驶员。 左侧滚轮默认控制空调温度,右手滚轮却管音量调节。 现场女司机五次误触座椅加热,气得摔手机:“设计师自己不开车吗? 不能学特斯拉搞个自定义按键? ”

手机无线充变电磁炉。 实测华为Mate60 Pro充电20分钟,机身温度飙到48度。 工作人员建议“充电时别套手机壳”,被网友怼:“是不是还得配个散热背夹? ”

顶配车型的天幕没有遮阳帘。 紫外线隔绝率标称99%,但正午实测车内温度比普通天窗高6度。 工作人员递上遮阳伞:“我们提倡用户享受阳光。 ”观众冷笑:“夏天打伞开车算危险驾驶吗?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