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爱车显示满电续航112公里,怎么开了两天就变成104了? 难道电池这么快就衰减了? 别急,这很可能不是电池的问题,而是你的续航显示模式在“作祟”!
前段时间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我的比亚迪充满电后,纯电续航从原来的112公里掉到了104公里,第一反应就是:糟糕,电池是不是出问题了? 后来咨询了售后,才知道原来是续航显示模式的选择不同导致的。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帮大家彻底搞懂“标准”和“动态”两种续航显示模式的区别。
续航显示的两个选项
当我们提车回来,首先就要面对一个选择:是让仪表盘显示“里程”还是“电量”? 这个设置很简单,进入车辆设置-声音显示-仪表-电量表显示,选择“里程”就可以了。 选择之后,仪表盘就会用公里数来直观地告诉我们还能跑多远。
两种续航显示模式
标准模式:理想化的参考值
选择“标准”模式后,每次充满电都会显示固定的数值,比如我的车就总是显示112公里。 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它是在理想实验室条件下测得的理论值,就像考试满分一样,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用车时很难达到。
有意思的是,在这种模式下,电量消耗和显示里程是成固定比例的。 电量用到一半,显示里程就变成56公里;用到只剩三分之一,就显示37公里。 这种显示方式很规律,很好计算,但就是不太准。 它完全不管你是温柔驾驶还是激烈驾驶,不管空调开没开,也不管路况如何,就像个固执的老学究,只认死理。
动态模式:智能化的实际预估
“动态”模式就聪明多了。 它像个贴心的行车助手,会用AI算法综合分析你最近的驾驶数据,包括驾驶风格、空调使用情况、路况条件等各种因素,然后计算出一个更接近实际行驶里程的数值。
比如说,如果你最近经常在市区拥堵路段行驶,空调也开得比较猛,动态模式显示续航里程可能会少一些;如果最近多在郊区顺畅道路行驶,续航显示就会相应增加。 这种模式会随着你的驾驶习惯和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给出的数据自然就更靠谱了。
怎么选更合适?
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标准”模式更像是个理论参考,告诉你这辆车在理想情况下能跑多远。 而“动态”模式则更实用,它能根据你的实际用车情况,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预估,让你对剩余里程心中有数。
特别是跑长途或者高速的时候,动态模式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它能帮你更好地规划行程,知道什么时候该充电,避免出现续航焦虑。 所以我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动态”模式,这样用车会更省心。
我的亲身经历
记得有一次我要去邻市开会,出发前特意看了续航显示。 如果按照标准模式,显示能跑112公里,而会议地点距离我家正好100公里左右,看起来绰绰有余。 但当时我用的是动态模式,它只显示了95公里,因为我前几天都在市区拥堵路段行驶,能耗比较高。
出于谨慎,我还是中途补了一次电。 结果证明这个决定很明智,因为路上遇到堵车,空调也得一直开着,最终到达时电量已经所剩无几。 要是相信标准模式的数据,很可能就要在路上叫拖车了。
给车友们的建议
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我深刻体会到了解自己车辆特性的重要性。 续航显示模式虽然是个小功能,但却能大大影响用车体验。 建议各位车友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用车环境,选择合适的显示模式。
如果你经常在固定路线上通勤,对能耗把握比较准确,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