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标准国一、国二、国三、国四、国五的区别及特点概述

汽车排放,简而言之,即汽车尾气中释放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主要是碳烟)等有害气体。这些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全球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强制汽车制造商采取措施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例如美国采用美标,欧洲采用欧标(如欧IV、欧V等),中国则采用国标(如国IV、国V等)。尽管如此,乘用车排放的试验工况主要集中于欧盟的NEDC工况、美国的FTP75工况和日本的JC08工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国标主要参考了欧洲的标准,而日本的标准则更多地借鉴了美国的标准。

接下来,我们简要概述了各个标准的实施时间及特点。国一标准自2001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主要针对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微粒排放设定了限值。国二标准在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相较于国一标准,其排放要求更为严格,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降低。国三标准在2007年7月1日推出,这一阶段的技术升级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和排气系统上,同时增加了自诊断系统和三元催化升级。到了国四标准,其排放后处理系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得污染物排放标准相较于国三进一步降低了50%至60%。而最新的国五标准则在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018年1月1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国五排放标准,这一标准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更加严格。与国四标准相比,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了25%,同时新增了对非甲烷碳氢和PM的排放限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并防治雾霾。值得一提的是,国六标准在2016年底颁布,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标准,该标准不仅参考了欧洲经验,还融入了中国特有的工况,并借鉴了美国的标准,体现了重要的进步。尽管上述时间节点指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时间,但某些地区如京津冀、广州、上海等可能会提前一到两年实施国标。面对环境挑战和国家自身需求,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发布国六法规成为必然。当前,世界汽车法规主要以欧盟、日系和美系为主,而中国作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理应制定更加符合国情且领先世界的法规,为全球减轻能源和环境压力做出表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