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买新能源车的朋友们,心里可能都在嘀咕一件事:听说从明年开始,买新能源车不再是完全免购置税了,这是真的吗?
特别是那些已经交了定金,正在苦苦排队等热门车型的朋友,更是有点坐不住了。
万一自己的车排到明年才能提,开票日期一跨年,是不是就得自己多掏一笔钱出来?
这钱不多不少,但总归让人心里不舒坦。
不过大家先别急,事情有了新变化,不少负责任的汽车厂家已经站出来表态了,说这笔可能多出来的钱,他们来想办法解决。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大家好好地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政策搞清楚,网上信息有点乱,很多人可能都理解错了。
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确实是要调整了,但这并不是一下子就取消了福利,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国家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新的规定是分两步走的。
第一步,是从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12月31日这两年。
在这期间,买新能源车依然是“免征”购置税的,但是加了一个上限,就是每辆车的免税额度最高不能超过3万元。
第二步,是从2026年1月1日到2027年12月31日,那时候政策会变成购置税“减半征收”,同样也有个上限,每辆车减免的税额最高不超过1.5万元。
这第一步的“3万元免税上限”是什么意思呢?
咱们来算一笔账就明白了。
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不含增值税的车价乘以10%。
我们买车时看到的价格是含税价,所以要先换算一下。
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是,当一辆车的开票价格大约在33.9万元的时候,它需要缴纳的购置税就差不多是3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买的新能源车,开票价在33.9万元以下,那在2024年和2025年这两年里,你依然和现在一样,一分钱购置税都不用交。
但如果你买的是一辆更贵的车,比如说开票价是40万元,那么它本身需要交的税可能就有3.5万多,国家最多只给你免掉3万,那多出来的5千多块钱,就需要你自己来承担了。
这下问题就来了。
现在市面上很多热门的新能源车型,特别是那些配置高、续航长、智能化做得好的,价格都超过了34万元。
比如华为问界系列、理想的L系列、蔚来、极氪的一些中高配车型,订单都非常火爆,等车周期短则几周,长则一两个月甚至更久。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位朋友可能在今年11月份兴高采烈地订了车,销售也告诉他车很抢手,需要排队。
结果排着排着,新年钟声敲响了,车子到2024年1月份才生产出来交付到他手上。
这时候去开车票,日期就是2024年的了,就要按照新的政策来。
如果他买的车正好是40万,那他就得比那些在12月31号前提车的朋友多花几千块钱。
这事儿搁谁身上,谁心里都不痛快,感觉像是吃了哑巴亏。
消费者的这种焦虑,汽车厂家们看得比谁都清楚。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市场里,用户口碑和订单就是命根子。
如果因为一个政策变动,让已经下定的准车主们心里不舒服,甚至出现退订潮,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所以,一场由各大车企主动发起的“为用户兜底”行动,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它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消费者:你们的担心,我们懂,这个可能出现的额外费用,我们来承担!
我们来看看几家行动比较迅速的品牌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最近风头正劲的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7和新发布的智界S7都推出了相关的补贴方案。
他们的做法很直接,规定了一个时间节点,比如在11月初之前完成锁单的用户,如果因为厂家交付的原因,导致提车时间拖到了2024年,从而产生了需要缴纳的购置税,那这笔钱由厂家来补,补贴的上限是1.5万元。
用户可以选择直接拿现金补贴,也可以在支付尾款的时候直接抵扣掉,非常灵活。
这个举动无疑是给正在排队等车的用户们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不仅稳住了订单,还大大提升了品牌形象。
“奶爸神车”的代表理想汽车,反应也很快。
他们针对旗下的L系列车型,也推出了类似的兜底政策。
规定在10月底前完成锁单的用户,如果车辆交付推迟到明年,由此产生的购置税差额,理想汽车会以抵扣尾款的方式进行补贴,上限同样是1.5万元。
理想的用户群体很多都是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理想这一招精准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显得既贴心又实在。
走高端服务路线的蔚来汽车,则把方案做得更加细致。
他们针对旗舰SUV车型ES8在年底前锁单的用户,会提供一张购置税差额补贴券。
如果车辆真的延迟到2024年交付了,用户就可以用这张券来抵扣车款,最高也是1.5万元。
更有意思的是,蔚来还增加了一条,对于等车周期超过8周的用户,从超过那天开始,每天额外再补贴500积分。
蔚来的积分在他们的生态里是很有用的,可以用来支付换电费、充电费,还能在商城里买东西。
这就不单单是金钱上的补贴了,更是一种对用户等待期间焦急心情的安抚,体现了他们一贯强调的用户至上服务理念。
还有运动风格的极氪品牌,也是非常干脆。
他们直接在发布会上就公开宣布,为在规定时间内锁单的用户提供最高1.5万元的尾款补贴,另外还有等待积分补偿。
这种在公开场合直接承诺的方式,显得非常有诚意和魄力,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综合来看,各家车企的补贴方案核心内容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针对的车型和锁单的截止日期上。
他们这么做,其实背后有多重考量。
首先,这是为了稳定军心,保住来之不易的订单。
年底是汽车销售的黄金时期,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政策变动而失去客户。
其次,这也是一场品牌形象的竞赛。
在“内卷”如此严重的新能源市场,产品好只是基础,服务和用户体验才是留住人心的关键。
主动为用户兜底,展现的是一个品牌的责任感和担当,能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赖。
最后,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营销投入,花一笔钱,既能锁定销量,又能赚一波好口碑,这笔账算下来其实是划算的。
所以,对于近期有购车计划的朋友们来说,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消息。
车企之间的这种“神仙打架”,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如果你看中的车型品牌还没有出台类似的补贴政策,也不用太着急。
根据以往的经验,临近年底,为了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各大厂商通常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品牌加入到这场“兜底”行动中来。
大家可以稍微观望一下,多做比较,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说不定能等到一个更好的时机。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和活力,企业们为了赢得消费者,正在努力做得越来越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