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这名字本该闪耀高端,如今却成了销量垫底的笑柄。9000台订单的喧嚣,最终沦为车展周1000多台的落寞,这华丽的袍子下,究竟藏着多少虱子?从40万的云端跌落到20万的尘埃,这哪里是高端,分明是自贬身价的骨折甩卖!
智己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去年12万台的目标,只完成了惨淡的一半;今年更是雪上加霜,连车展这块黄金招牌都无力回天,这病入膏肓的颓势,怎一个“愁”字了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智己的迷失,在于它摇摆不定的品牌定位。一会儿想跻身高端,一会儿又觊觎低端市场,如同墙头草般摇摆不定,消费者自然一头雾水。正如莎士比亚所言:“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忠于自己,方能立足于世。
而外部的竞争,更是如同楚汉相争般残酷。特斯拉、比亚迪、蔚来,一个个都是新能源赛道上的猛虎,智己的产品力却乏善可陈,如同温水煮青蛙般慢性死亡。渠道建设的滞后,更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消费者拒之门外。试问,连4S店都屈指可数,售后服务又如何保障?消费者岂敢将信任交付于你?
临阵换将,就能扭转乾坤吗?李微萌的上任,并未带来预期的奇迹。营销策略的失焦,如同隔靴搔痒,未能触及消费者的痛点。智能驾驶的宣传,与实际体验的落差,更是让消费者心生疑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八个字,便是对智己最贴切的写照。
而那9000台订单与1000多台销量的巨大鸿沟,更是让人如鲠在喉。这消失的8000台,究竟去了哪里?这数据背后的猫腻,不禁让人想起《皇帝的新衣》中的荒诞一幕。
智己啊,你正站在悬崖边上!品牌定位的模糊、产品力的羸弱、渠道建设的滞后、营销策略的失误、公信力的丧失,这五座大山,正将你压得喘不过气!
悬崖勒马,犹未为晚。明确品牌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提升产品力,拿出真材实料;完善渠道建设,搭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改进营销策略,直击消费者痛点;重建品牌公信力,重塑消费者信任。
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优胜劣汰,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智己,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是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沉沦,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