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e-POWER中国困局:增程式“祖师爷”为何被理想、问界吊打?

当理想、问界用大电池+增程器横扫中国市场时,很少有人知道,日产早在2016年就靠e-POWER技术称霸日本混动市场。这个被称作“增程式鼻祖”的技术,却在2025年的中国沦为边缘玩家。真相远比“水土不服”更扎心——日产输的不是技术,而是对中国市场的傲慢。

日产e-POWER的硬件堪称混动界教科书:1.5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热效率突破50%,2kWh闪充闪放电池秒杀磷酸铁锂,电驱系统传承自GT-R的四驱技术。但中国车主实测打脸:云南山区的长下坡路段,小电池容量根本存不住回收能量,发动机被迫高频启动补电,油耗飙升至10L/100km。相比之下,理想L9的44.5kWh电池包能轻松吃下30公里连续下坡的动能回收。

日产e-POWER中国困局:增程式“祖师爷”为何被理想、问界吊打?-有驾

e-POWER最致命的缺陷,是始终不肯为中国市场装上充电口。在2025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中,纯电续航低于50公里的混动车直接丧失绿牌资格。日产工程师坚持“不插电才是真混动”的日式洁癖,却不知中国家庭车位充电桩普及率已达68%。当问界M5车主炫耀“一周通勤零油耗”时,轩逸e-POWER车主还在加油站排队——技术再先进,也敌不过“能充电”的政策红利。

日产e-POWER中国困局:增程式“祖师爷”为何被理想、问界吊打?-有驾

奇骏e-POWER中国售价比日本便宜30%,但面对国产混动依然尴尬。同价位的比亚迪宋PLUSDM-i标配150km纯电续航,而日产只能给用户画饼“加油即充电”。更讽刺的是,搭载三缸增程器的理想ONE曾被全网群嘲,但人家用沙发彩电冰箱挽回口碑;日产死守“技术流”人设,却被曝出动力电池3万公里必换的致命缺陷。

日产e-POWER中国困局:增程式“祖师爷”为何被理想、问界吊打?-有驾

中国混动市场已形成诡异鄙视链:高端用户追捧可油可电的增程SUV,网约车司机疯抢DM-i网约神车。日产试图用“不用充电的电动车”通吃两头,结果被两头抛弃。数据显示,2024年e-POWER车型在华销量不足问界增程系列的1/10。当丰田THS、本田i-MMD纷纷推出插电版时,日产仍在强调“e-POWER与充电桩无关”,这场面像极了诺基亚坚持物理按键对抗触屏时代。

e-POWER的溃败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新能源赛道上,得场景者得天下。当中国家庭把充电桩变成“第二厨房”,当露营党用外放电功能煮火锅时,日产还在炫耀“加油5分钟续航700公里”的古老优势。评论区聊聊:你会选技术更牛的“老牌贵族”,还是场景更香的“国产新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