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XC70牙克石极寒冬测,冰雪路面稳扎稳打
内蒙古牙克石这地方,每年一到腊月,冷得连门把手都能粘掉皮。那天早上出门看车温度计挂着-37℃,呼出来的气在眼前直接结霜。邻居老李家的柴油皮卡还得先烧十几分钟预热才敢点火,我那台旧轿车基本趴窝了——电瓶冻没电,一脚油下去只听见咔哒咔哒直响。
可偏偏就在这种鬼天气里,有人拉来了一辆全新沃尔沃XC70,说是要搞个“超标”冬测。我本来以为这又是哪家媒体作秀,可真下场一看,这车表现确实有点意思。
四驱漂移不飘神
他们先是在一个结冰的操场上转圈玩漂移,把电子稳定系统关了,那叫一个溜。师傅说这套动力系统用的是混动+电驱组合,扭矩分配快得跟闪电似的。我站旁边看着轮胎在雪地上划弧线,本以为会甩尾打滑,可人家就是不失控——方向盘怎么拧,它就怎么走。听现场技师嘀咕,这背后靠的是SMA平台智能分配扭矩,说白了,就是哪只轮子打滑就往哪补劲儿,不管你是转弯还是急刹,都给你摁住。
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专门提到这个SMA架构,比以前SPA更能折腾,比如模块化兼容性强,还能持续升级软件。有群友开过上一代XC60,说悬挂硬邦邦,现在新平台调软和不少,也省心多了。这次我自己摸了一把底盘护板,是厚实硼钢材质,比起某些日系SUV薄铁皮强太多,据说撞起来吸能效果好,不容易塌进驾驶舱里头。
低温启动无压力
其实最让我服气的一幕,是第二天清晨零下三十七度静置了一夜之后,那辆XC70一点火就活蹦乱跳地发动起来,没有拖泥带水。据销售小王讲,这套混动总成自带加热功能,不像纯燃油机那样冷启动慢半拍,而且动力输出也很顺畅。他们还特意演示急加速,一脚踩到底没顿挫感。这事我问过修理厂老张,他说现在很多插混车型低温掉功率,但这个瑞典货反倒比国产品牌靠谱,“北欧做防寒算有两把刷子”。
还有个细节我注意到了:它有七种驾驶模式可以切换,比如遇上下坡自动帮你收紧四驱、冰雪路面优先保证稳定性,高速跑长途又会切回省油模式。我之前开别的SUV,上坡经常发蒙,有时候四驱介入慢半拍,这台倒是一踩就响应。
刹车真敢玩
印象最深还是那个对开路面的制动实验。一侧沥青、一侧纯冰,人坐里面感觉不到抖动或者方向乱跑。销售小王解释,这是因为工程师专门针对不同附着力编程调校制动力道,“不是所有豪华SUV都舍得花这么大精力”。他说同级别德系竞品有人吐槽遇见类似工况时ABS干预太猛、车辆容易左右晃,而这一代XC70相对安稳些。“硼钢笼式结构”也是他嘴里的金句,大致意思就是关键部位全用高强度材料包裹,对碰撞和翻滚保护好不少。有个养护群里的老司机甚至拿它和某美系越野比安全性,不过谁也没亲身试过——毕竟没人愿意真撞一次验证啊!
日常通勤小八卦
其实这种极端离普通人挺远,但对于东北、西北这些地方的人每年都有那么几天必须面对零下二三十度冻手冻脚的早晨。有朋友去年买的新款新能源轿车,冬天续航腰斩一半,还经常出现低温报警。而据几个用过沃尔沃老款V90/XC系列的人反馈,新款冷启动改善很明显,而且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这些配置基本标配(不过副驾偶尔抱怨后排风口升温慢)。微信群里还有哥们聊起保养费用,说虽然原厂件贵点,但是变速箱故障率一直比较低,比他前几年开的法系SUV省心多了。不过有人提醒千万别忘记定期检查底盘防锈层,因为北方撒盐厉害,再牛逼的钢材时间久了也怕腐蚀。
历史梗八卦一下:据维修站老师傅讲,以前老版瑞典进口旅行车冬季容易出现玻璃升降器卡死问题,现在新一代已经改良不少,用料厚道是真话,但偶尔还能看到论坛吐槽“钥匙孔进水结冰”,所以建议每次洗完车最好擦干净再锁库房,要不然第二天找锁匠哭都来不及……
最后补一句,我隔壁楼大姐去年刚提的新XC70,到现在天天接送娃,从未被困在雪地或地下停车场口子,她自己笑称:“选它图的不就是图个放心嘛!”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