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报)
转自:劳动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
9月11日,记者在全国最大的单一整车滚装码头——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看到,一艘从长江上游驶来的汽车运输船(PCTC)正停靠在在泊位,一辆辆小汽车从中有序驶出,等待搭乘远洋滚装轮前往海外市场。这艘船的后方,一艘同样满载汽车的内贸船正在靠岸,前方还有一艘搭载着进口汽车的7000车PCTC在等待卸货。
繁忙是海通公司“两港三地”滚装码头的常态。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码头运营部调度科经理魏加健介绍,去年,海通码头全年汽车吞吐量达363万,首次登顶世界第一,其中外港海通码头占到了近三分之二。
今年1-8月,外港海通码头出口汽车96.27万辆,同比增长19.35%,其中通过“水水联运”方式出口的车辆33.9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5.2%。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科长陈佳介绍,长江沿岸集聚了许多汽车总装厂,出口汽车可以在企业所在属地办理报关手续,经内贸船运抵外高桥港区后,即可办理查验放行手续,提高了贸易效率,实现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
而在洋山特殊综保区内,码头也在从“船等车”向“车等船”转变。“一箱制”政策在洋山特殊综保区落地,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通过铁路和海运运输由于监管要求不一致需要在铁路场站换箱难题;汽车出口前置仓让汽车能高效完成绑扎,落地不久的“数字综保区”解决了汽车整批通关核销等问题,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订单需求。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处长林益松介绍,数字综保区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电子提单、电子提货单及电子仓单“三单融合”。以往企业拿着纸质提货单提交资料、审核、提货需要从7天到10天的时间,而现在整个流程缩短到了两三个小时。今年1至7月,上海南港实现汽车出口315640辆,同比增长30%;汽车进口38573辆,同比增长18%。
国产车的出海热,也带动了汽车滚装船的接单、建造。在外港海通码头不远处,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最近一个多月相继交付了两艘9000车PCTC,建造周期不断刷新同型船纪录。
“2021年,我们观察到汽车运输船市场开始崛起,因此公司通过产品转型进入该领域。”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市场营销部部长助理魏艳介绍,目前,外高桥造船共承接了16艘PCTC订单,船东不仅有国内的航运公司,也有意大利、韩国企业。
此前外高桥造船为意大利Grimaldi公司建造的首艘9000车PCTC,就主要搭载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欧间航线运营。“目前船东的运营盈利情况良好,因此都在积极配合我们接船。”魏艳说。
目前,外高桥造船已从早期以散货船、油轮为主的产品结构,发展到覆盖大型邮轮、中大型油船、中大型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完整产品谱系,累计交付602艘船舶,交船日期已排至2029年。
头图为长江沿线内贸船通过“水水中转”模式满载国产出口车辆运抵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于玘珺 摄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