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场测评,而是一场“示众”。
7月23日上线的《懂车智炼场》,表面上看是懂车帝主办,实则幕后写着“央视新闻联合出品”。央视没参与测试流程,却堂而皇之署名第一出品方,这不是站台,是“钦差”。
懂车帝,是监斩官。央视,是手握尚方宝剑的钦差。这场秀的本质,不在于谁过了谁挂了,而在于国家通过测试告诉消费者:别把命交给那套智驾系统。
你以为是在看车企排名,实际上是在看政策宣告。
测试结果确实发布了排名,但从央视的“钦差逻辑”出发,我们要看的不是高下,而是结论的一致性:无一合格,全员靠边站。
鸿蒙智行那句“所谓测试,不予置评”表面上像是赌气,其实是在政治上表态——我们不接受排名,但支持统一立场:不要高估智驾能力。
别误会,鸿蒙没有翻车,只是聪明地拒绝在这场“批判大会”上争夺小红花。他们知道:这不是技术比拼,是意识灌输。谁把自己当考生,就输了。
更讽刺的是,被打脸的不是车企,而是那些以为“智驾=无人驾驶”的用户——广告看多了,自我催眠,“智驾”两个字都不念全了,干脆当成“自动驾驶”的缩写来膜拜。
这场测试,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智驾表现好坏,而在于让你重新理解一个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重点在“辅助”两字,而不是“无人”。
你买的是L2系统,却幻想L4能力,出了事故怪谁?你信了文案,却不看说明书,还想让算法兜底?国家不忍心看你把命交给PPT,于是派央视来提醒你。
别怪官方搞这场大秀,它本来就不是来评奖的,是来定调的。别怪懂车帝搞排名,它也只是完成“示众”的职能,帮忙把行业一盆冷水泼下来。
至于特斯拉第一、Model X满分、谁未通过,那都只是配菜。主菜早就写在节目简介里:“让用户了解智驾边界,明确责任归属。”简而言之,别再当智驾粉丝了,当个合格的司机。
最后说得再直白些:这不是一场找出谁最强的测试,而是告诉你“没有最强,全是辅助”的课堂测验。不合格的不是哪台车,而是所有人对“智驾”的理解。
当央视挂名、当鸿蒙沉默、当特斯拉装傻,你就该明白:这场秀是给消费者上的一课,而不是给车企发奖的舞台。
高下无谓,合格无门。唯一的结论是:别信神话,别托命于代码。智驾,不是你的人生代驾,它只是个助手。
助手不是替你活,是提醒你别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