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这几年风光无限,一度被誉为“未来之星”。
就在热闹的背后,却有人摔得很惨。曾经被喊作“黑马”的哪吒汽车,如今日子一点都不好过。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负债高达260多亿,员工被欠薪,工厂停产,就连40多万车主的车机网络都被“掐断”。
一边是去年还在谈笑风生地冲销量,一边是如今举步维艰地开债权人大会。
新能源的赛道残酷程度,远超想象。
这场困局,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合众新能源终于扛不住了。
9月中旬,第一次债权人大会开了个底朝天:手上只有区区1545万元现金,先确认的债务却高达51亿元。
扎心的是,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截至8月底,1631家债主排队申报,总额累计超过26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车卖得再火,资金链一旦断掉,所有繁华立刻清零。
除了供应商的钱没付,员工工资、报销、赔偿等也拖欠了4.6亿,涉及人数多达5000多人。
有人领不到工资直接离职,高管工资被限额,甚至有的员工暂时“0收入”。人心一散,队伍自然难带。
表面看,合众还有93亿应收账款,可账面数字和实际到手完全是两回事。
供应商要钱,员工要饭,市场又要推新车,这一切都压得喘不过气。
这对车主影响很大。哪吒车机联网服务,突然说断就断。
给哪吒提供车机流量的通信公司收不到钱,直接掐网。
40多万车主的车子一夜之间“离线”,远程操控、在线导航统统失效。
官方给出的补救措施是,让车主自己掏钱买“流量包”。
原本承诺的新车三年免费流量,如今还没用满就泡汤。
早在4月份,哪吒APP就出过大故障,车主们已经慌过一次,这下彻底对品牌失去信任。
有车主直言,这就像手机欠费不能打电话,问题不是通信公司,而是合众新能源的钱没到位。
消费者最怕的就是这种“后院起火”,买车买的是安心,结果开到手里却天天担心哪天彻底停服。
回看2022年,哪吒汽车还是新能源赛道上最耀眼的黑马。
凭借哪吒V和哪吒U两款低价走量车型,一年卖了15.21万辆,同比暴涨118%。
高光时刻来得快,跌落也同样猝不及防。
新能源赛道上,崩掉的不只哪吒。前有威马汽车,一度和“蔚小理”并肩,被寄予厚望。
谁能想到,两年停产,创始人沈晖彻底“消失”,企业欠下200多亿债务。
今年9月,威马却突然宣布“复活”。
新东家翔飞公司接盘,喊出10亿元升级设备、五年十款新车、2030年营收1200亿的宏大目标。
上海的设计中心已有新老员工回归,温州基地也在招兵买马。
听上去挺热闹,但复活并不意味着稳妥。汽车迭代速度极快,威马停产这几年,智能化和续航早已落后。
复产老车型是饮鸩止渴,能不能追上友商,还得看新东家的钱袋子够不够深。
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哪吒会不会步威马的后尘?
是就此沉沦,还是找到新金主重新起步,现在谁都说不准。
说到汽车行业的起落,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名字——众泰。
它靠“保时泰”等山寨车型火遍全国,销量最高年达33万辆,硬是挤进行业前十。可十年不到,跌到一年只卖出14辆车。
如今众泰的基地停产,4S店关门,高管还在领高薪。
财报显示,2024年巨亏10.14亿,理由是计提资产减值。抄作业能火一时,但终究撑不起长久。
与此同时,跨界玩家也在不断涌入。家电厂商追觅高调宣布造车,拿到融资后一上来就对标布加迪,声称要造电动超跑。
这个动作让人惊掉下巴。
网友调侃,打败车企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而来的对手。
汽车行业,永远没有永远的赢家。资本来得快,撤得更快。
谁能稳住质量、守住车主的信任,才有资格在这场淘汰赛中活下去。
新能源车企兴衰更迭,不过短短几年。
哪吒从黑马到债务危机,威马从停产到复活,众泰从巅峰到谷底,都是同一条赛道上的缩影。
车造得好不好,只看看车主能不能安心把车开上路。
当潮水退去,留下的才是真正懂车、爱车、能造车的企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