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称,《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4年“十大突破性技术”正式发布,其中热泵技术入选。
而在小米汽车的发布会上雷总说,在小米汽车在关键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之初,就针对冬季低温工况做了专门的设计考虑,采用了双模热泵和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在CLTC工况下,能实现-15℃,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即可维持乘员舱的舒适温度。注意一下,小米有几个前置条件,一是CLTC的理想工况下,二是维持、维持乘员舱的温度,所以,热泵空调跟我们家用空调一样,气温过低的时候无法搬运到足够多的热量供给乘客舱使用,有一些局限性。
而问界新M7采用的是PTC空调解决方案,问界新M7配备了前后双空调箱双PTC,总功率10kW,可以快速制热,满足用户冬季制暖需求。PTC采用电阻直接加热,类似家里的电暖器,可以在-40℃甚至更冷的情况下快速制热。(注意一下,这里指的是新M7,因为问界M7只有前PTC加热,第二三排没有PTC加热,也就没有热风,冬天只能吹冷风,被用户大批量投诉,所以新M7后排又加了一个PTC)但是PTC加热同样有局限性,最重要的就是能耗过大,会影响续航,这也是媒体测试问界M7续航垫底的原因之一。
那么,是否存在既省电又舒适的暖风空调解决方案呢,那就是热泵加PTC的双热源热泵空调,技术公开的代表车型例如别克、凯迪拉克的奥特能平台纯电车型。
虽然小米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加热技术方案,猜测也有PTC存在,但是即使都是热泵加PTC也是各有各的技术特点:像小米使用的双模热泵跟三热源也都是行业内的主流方案(并非小米独有),其2种主要工作模式,一是给乘客舱加热,二是给乘客舱+电池包共同加热,还可收集电驱系统废热。而像别克E5、凯迪拉克IQ锐歌采用的、奥特能平台的BEV Heat双热源热管理系统,采用了6路8通阀同时把空气和水路作为双主热源进行层层热交换,同时有包括热泵、PTC辅热、系统废热收集的多种热量来源跟6种主要工作模式,无论是乘客舱加热、电池包加热/冷却、或是风挡除雾,都有独特的热传递路径选择,比起传统电动车能更快吹出热风、同时更加节约能耗。
据官方测试,在零下10℃的环境下,2分钟内出风口处的温度就可以达到45℃,并且由于利用了大量电驱系统工作的废热作为热能补充,所以对车辆的续航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这也是别克E5在媒体冬季续航测试中表现优异的原因之一。
同时,别克E5还采用了双层流空调技术。大家都知道,我们冬天风挡玻璃起雾的时候需要开外循环除雾,但是全外循环的时候整车制热负荷会特别大,影响空调电耗,所以别克在双热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基础上集成了双层流空调技术。
在低温情况下开空调外循环除雾的时候,乘客舱下层吹脚的风仍然用内循环,降低了加热所需的能耗且脚部区域更加温暖,而上层吹窗户的风用外循环,使用外部新风快速实现风挡除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