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的大事儿,就是问界新M7的订单,跟不要钱一样,哗哗地涨,六万多台就这么订出去了。不装了,摊牌了,余承东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全行业关心。
这事儿魔幻在哪呢?魔幻在它比同级那些难兄难弟们都贵,结果人家销量是香火,它的销量是山火。为什么?那篇原文的作者说,本质是配置拉满。是,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这就像说恐龙灭绝是因为没饭吃一样,属于正确的废话。
真正的本质是,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你的蛋糕做得比我好吃,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问界新M7干的就是这个事儿。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局是把蛋糕上的奶油刮走了,那问界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老板的结婚照给掰了。
你看它列的那些参数,什么车身尺寸、什么双叉臂五连杆,这些东西重要吗?重要,但没那么重要。因为今天你上了双叉臂,明天我就上六连杆,后天他就敢上火箭助推器。这叫军备竞赛,卷到最后大家都是裸体冲锋,谁也别笑话谁。问界真正掀桌子的地方,是它把一套完整的“修仙洞府”直接打包塞进了车里。
什么叫修仙洞府?你看,那个192线激光雷达,加上一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这是什么?这是你的“神识”系统,帮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让你在滚滚红尘车流中提前预判危险。华为ADS搞的不是自动驾驶,搞的是“人车合一”境界里的“天人感应”。讲真,这套东西的技术含量高到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觉得自己的水滴还是太保守。
但你必须明白,这套“神识”系统,它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实验室里跑赢多少个特斯拉,而在于能不能躲过一个在菜市场门口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头乐”。这是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硅谷,在中国的三线城市。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哈勃望远镜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ADS的价值,一半是科技,另一半是玄学。
然后你看内饰,什么零重力座椅,什么后排吸顶大屏,什么车载冷暖箱。这哪是内饰配置,这他妈就是一套移动起居室。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真的,我对车最大的幻想就是能有一个地方让我自己待着。问界就给你整明白了,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飞升”。累了,座椅放倒一键“躺平”,打开按摩,这是“调息”;孩子吵了,后排屏幕打开动画片,这是“结界”;渴了,冰箱里拿出冰可乐,这是“丹药”。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什么叫产品力?这他妈才叫产品力!
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要不要在车里放个小电锅,这样堵车的时候还能涮个毛肚。你看,这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
所以,你再看它的价格,贵吗?贵。但你买的不是一堆钢筋铁皮和沙发,你买的是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能让你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短暂“破碎虚空”的任意门。同行看了也得傻,他们还在研究怎么把悬挂调得更舒服,华为直接告诉你,最舒服的悬挂就是让你感觉不到你在车里。这就是降维打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余承东比作雷电法王,可能有点对杨教授不尊重,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品牌玄学。为什么有人会买问界?因为那是华为。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就像果粉买苹果,根本不看那几核的处理器,他买的是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内饰做工,他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需要维护的,不是这辆车的性价比,而是自己信仰的正确性。问界的用户,买的也是这个。他们买的是那个菊花标背后代表的一切想象。
所以,问界新M7卖得好,表面看是配置这个“皮相”做得好,往里看是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这个“经络”打得通,最核心的,是它掌握了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这个“道骨”。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给一群精神上需要寄托的中产男性,提供一个移动的“赛博道观”。
至于那些参数,什么车身材质,什么涉水深度,都是给这个“道观”贴的金粉而已。能过,就是能过。这不重要。
所以,问界新M7卖得好,本质上跟车本身关系不大,它卖的是一种“你终于可以不用买理想了”的解脱感。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