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被提及的频率能让人怀疑是不是整天在朋友圈游荡,但如果再琢磨琢磨,最近热得发烫的,其实还得数“固态电池”这仨字儿——羊毛出在猪身上,热度全在资本手上
本来以为动力电池这个江湖已经差不多被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位大佬包圆了,谁成想“固态电池”横空出世,直接卷起一场更大的风暴
硬件党科技迷们最近要不就是在看奇瑞全固态电池模组的炫酷展出,要不就是刷到国轩高科那一则官宣,说固态电池已经摸到量产的门槛
欣旺达也不甘落后,直接在社交平台放话,说自家固态电池研发一路顺风
资本市场这帮大哥更不含糊,直接把固态电池相关股票拉到天花板
可乐极生悲,利好出尽开始砸盘,10月中旬一到,横得掉渣的固态电池板块突然风向逆转,就跟股民心情一样上蹿下跳,跌起来一秒让人清醒
得,这一地鸡毛看得懂吗?咱要是只看表面还真就容易被“牛市新贵”蒙了双眼,天上掉馅饼之前,八成得先挨两下子
咱不妨琢磨琢磨,这里面弯弯绕绕都藏着什么样的小九九?
你要是仔细看这些主流企业的最新动态,那这热闹劲儿,恨不得让人信新能源“真要起飞”了
芯片、固态电池,俨然就是科技圈新晋宠儿
但把镜头拉远点儿你会发现,围绕固态电池的“神话”,水可深着呢,业内老法师都不敢拍着胸脯说“句句属实”
有专家直言,这行业现在的信息简直一团浆糊,里头有吹的,也有真的,有的数据甚至还带着水漂——能量密度虚标、循环寿命作假、低温快充能力能吹到天上去
别看丰田早在2017年就说什么固态电池能量密度500Wh/kg,到了今年日本那边NEDO权威测试,最牛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也就200Wh/kg
这比起高端三元锂电池那300Wh/kg,还差了一大截
咱们自家国轩高科呢,被盛传什么达525Wh/kg,最后亲自出来掐断谣言,说真值其实350Wh/kg
还有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宁德时代,什么“2027年就得量产续航2000公里、能量密度干到450Wh/kg”那事儿,也一杆子打回去了——“这可纯属空穴来风,不信你看我们历届辟谣公告,不下十次”
再加一把火,有人透露,有些厂家硬把半固态甚至是电解液少点那种电池也拿来“挂羊头卖狗肉”,对外叫固态,谁在乎里面到底有几分真料
主机厂也没闲着,当噱头炒,反正新能源车再蹭一波热搜也不亏
说白了,这股“固态热”,炒的是概念,玩的是心理
你说,把固态电池吹得天花乱坠,真那么神奇?其实从安全性和经济性来说,现阶段的样品装车还只是赶时髦,投入量产根本划不来
半固态电池定义本来就模糊,全固态离现实还相当远
但就是靠着这一招,让投资人幻想国度里“电动车再无续航焦虑、自燃问题消失、充电比特斯拉还快”——能不疯买吗?
回头看看奇瑞的大动作,今年10月一场全球创新大会,他们现场展出全固态模块,电芯能量密度600Wh/kg,续航目测干到1200公里起步
欣旺达那边更实在,半固态成品已经上车,有订单在手了,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
行业大师帅石金点评,国内外这一波研发动作那是“快马加鞭”,大环境已步入半固态量产、小批量试投、全固态跃跃欲试的紧要关头
说着容易,但谁都明白,离真正满大街新能源汽车用上全固态,恐怕还是要熬过技术、良率、成本、专利、政策这“五指山”压顶
时至今日,大伙信心还是有的——就这固态电池,能决定电动车终极命运,成了下一个燃油车“割韭菜”的绞肉机
不是忽悠你,资料里写得一清二楚,央视新闻也站台,说国人科学家刚刚啃下来一个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核心难题
以前100公斤电池撑死冲500公里,现在技术一跃,千公里里程触手可及
这可是给无数有“里程焦虑症”的车主一剂强心针
专家和资本大佬们判断也很一致,固态电池用的是固体电解质,告别液体电解液易燃魔咒,理论上能搞定安全和能量密度两大硬伤
政府政策、资本推广、技术突破几方一起抓进度条,挑战的就是产业化速度
路数怎么走?业内有共识,眼下半固态量产小批量先走一波,2030年全固态争取杀进市场主流
而这几年的路,是清白的,半固态先顶着用
画了个饼,全球固态电池到2030年据说能有614GWh产能,市值千亿级别不再是梦话
你看再细一点,半固态上车中国企业说了算,日本则是在全固态领域继续攒家底、跑技术
回头看专家们的表态,相当谨慎:“技术还没成型,量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谁家要是没有专利傍身,一切炒作风险全在自己的K线图上挂着呢”
这不,炒概念、玩情绪的套路资本市场见多了,今年东方财富固态电池指数那涨幅,太刺眼——54.2%涨幅,比A股其他主线高出无数条街,概念股里面6只都光速翻番
正当局势一派热烈,突然一道政策大棒砸下,美国那边总统一句“加征100%关税”,咱商务部也不怂,立马锂电产品出口加一道关卡
锂电、固态电池双双翻绿,一天板块里将近190家公司股价跌成一锅粥,市场呼啦一下由牛市撞入寒冬
就说宁德时代,几天股价就蒸发了五十来块,从400奔回到350,有点互联网巨头市值腰斩既视感
投机资金、获利离场、全球政策三重作用,谁还指望固态能一夜爆发?
圈内人都看的明白,半固态电池用在消费电子,还能成点气候,但新车大规模用上固态?得,别杞人忧天了,没个三五年别想
归根结底,真正的突破要靠专利、靠核心技术,技术路线没谱之前,说多了全是风险的烟雾弹
韭菜不是傻子,一波牛市全靠情绪堆楼梯,板块暴跌也是跌给贪心人看的
说到这还得再唠唠,和房价、虚拟币这些风口一样,资本最擅长瞄准大家对新技术的盲目乐观,然后制造点FOMO(害怕错过)情绪
可你一细扒,真正受益的,永远是那些拥有研发核心、明确商用计划、在专利池子里游泳的头部企业
鸡血新闻你可以多看,但冷静分析不能少
全固态能不能撑起新能源大旗,在我个人看来,方向对头,但路还远,不是三两年能一蹴而就
炒作泼天,技术迭代是硬骨头,消费市场还要跟着进化
被浇灌的韭菜总有觉醒的一天,牛股也未必全靠情怀买单
未来几年,谁能狠下心来搞定材料、掌控核心专利、拿下自主可控的量产工艺,谁才是坐上新能源头把交椅的玩家
炒作退潮,真金白银才见底色,热闹过后,还得看谁笑到最后
有一说一,谁都希望电动车用上固态电池之后,别再担心冬天掉电快,夏天怕自燃,长途苦等充电
但现实就是,既得熬研发、扛政策,还得坚定信仰,不怕高处不胜寒
用韭菜们常说的网络话总结:耐心才是硬通货,幻想只是桌上的甜点,别端着饭碗等别人先下筷子
你觉得固态电池啥时候能真正在新能源车大面积普及?是不是对未来还得再多点儿理性和警惕?来评论区一起唠唠!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