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总要注意一些车辆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不仅对于我们司机有用,对于不开车的比如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来说都是有用的,甚至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就好像很多媒体和官方宣传的注意“内轮差”这三个字,那么“内轮差”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注意呢?
什么叫做内轮差?
“内轮差”是车辆转弯时的前内轮的转弯半径与后内轮的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
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
内轮差这个问题真的不容小觑,无论步行还是开车时,当遇到转弯时,都要提高警惕,主动远离。
现实中,这样的悲剧也曾上演过。
比如:2015年3月,杭州发生两起惨烈交通事故,都是大型车辆右转撞上电动车,两起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骑车人以为大货车会直行,其实货车右转,过路口时,必须仔细观察,避让大货车,并且警惕内轮差,远离大货车。
再次提醒:大货车转弯时会出现盲区死角,遇到大货车,警惕内轮差,至少保持2米以上距离。
内轮差—前行时留意后轮
内轮差导致的事故是新手驾驶车辆出现剐蹭的原因之一。所谓内轮差,指的是车辆在前行过程中转向时,后轮比前轮距离旋转中心点更近的现象。方向盘转动的角度越大,车身越长,内轮差越大。
大家可能觉得只要车身前部绕过拐角,后部自然也会随之绕过去。但是因为后轮离拐角更近,所以很容易发生剐蹭事故。因此在前行过程中转弯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前轮,还要留意后轮是否能绕过去。
要想避免内轮差事故的发生,需要和拐角保持超过1m的距离,在车身的一半通过拐角的时候再转动方向盘。很多新手都是在经过拐角的时候,由于过早转向而导致车辆受损。
避开内轮差导致剐蹭的方法
恐怕大家将来都避免不了经历内轮差事故。最大的问题在于,当车身侧面由于内轮差而和障碍物发生摩擦时,怎样调整方向盘才能避免更大的损伤呢?接下来这位新手就是因为不掌握方法,才有了下面的遭遇。
这是一个丁字路口,停车场入口设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上。在这位新手右转驶进停车场的过程中,车身侧面和右侧的柱子发生了轻微摩擦。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这辆车一下往前一下往后,由于内轮差的缘故,车身侧面被连续剐蹭。这样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等在后面的车越排越长,后车驾驶员们开始不耐烦地按喇叭。这个新手不好意思再这样堵着路,于是硬是把车开了过去。结果一辆刚买来不久的新车就这样被弄得面目全非。这起事故就是不知道怎样避开内轮差造成剐蹭所导致的。
如果你是这位新手,会怎么做?
①将方向盘向右打满前行。
②将方向盘向左打满前行。
③将方向盘向左打满倒车。
④将方向盘向右打满倒车。
在这种情况下,稍有差错,都可能导致车身刮痕扩大。如果做出错误的选择,你的爱车可就遭殃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每个选项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吧。
①、②、③都是错误答案。如果选择了这三项,你的爱车就会遭遇到上方图示中的后果。
正确答案是“④将方向盘向右打满倒车”。当我们走错路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原路返回起点,然后重新出发。同样道理,应该在方向盘右转的状态下直接倒车,或者将方向盘向右打满倒车。相反的,如果是左转的时候出现这个问题,就要将方向盘向左打满,然后倒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车辆除了最开始的剐蹭点之外,不会再受到更大的损伤。按照下面的顺序试试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