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网约车报告揭秘:近7成司机亏本,月入过万是谎言?

绵阳网约车市场的“寒潮”,真不是盖的!

您敢信吗?

就在2025年10月22日,绵阳市交通运输局悄悄发布了一份9月份的市场监测报告。

报告一出,那叫一个石破天惊!

我仔细一看,这数字背后,藏着太多辛酸,太多无奈。

结论先行:网约车入局,简直是“刀尖上跳舞”!

咱们先抛开那些繁琐的数字,直接说结论:绵阳的网约车市场,已经饱和到不能再饱和的地步了!

那些想着“跑滴滴就能赚大钱”的朋友们,醒醒吧!

根据报告,将近七成的网约车司机,现在都处于亏本或“勉强维生”的状态。

这哪是创业致富,这简直是“刀尖上跳舞”,一不留神就可能粉身碎骨!

绵阳网约车报告揭秘:近7成司机亏本,月入过万是谎言?-有驾

案例引入:一个普通司机的“血泪账”

我跟一位跑了三年网约车的师傅聊过,他姓王,是个淳朴的汉子。

王师傅告诉我,他每天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一直跑到晚上十点多才收车。

一天下来,忙活十几个小时,接个二十多单。

听起来好像挺有活儿的,对吧?

可他算给我听,扣掉平台抽成、油费(现在新能源车多,主要是电费)、车辆折旧、保险、维修保养,还有那时不时要给的平台“份子钱”(租车费),他一天到手能有130块,就算顶天了!

“130块?

王师傅,您这一天可得跑多少个小时啊?”

我当时就惊了。

他苦笑着摇摇头:“累啊,心更累。

有时候看着手机上那些‘月入过万’的广告,真想一头撞死。

这钱,不好赚。”

这不,报告里的数据也印证了王师傅的说法。

那些所谓的“高活”车辆,也就是每天跑10小时以上、订单20单以上的,单车日均营收(还没抽佣呢)也就349.72元。

这数字,听起来挺美,但一算成本,净收入也就130-150元左右。

您说,这还怎么玩?

数据论证:数字不会说谎,饱和的真相!

咱们再来扒拉扒扒拉这报告里的硬核数据。

车辆数量:巡游出租车2565辆,而网约车呢?

居然有10955辆!

整整是出租车的4.27倍!

这市场,得塞多少车才能叫饱和?

驾驶员数量:出租车司机约5000人,网约车司机却高达48170人!

是出租车司机的9.63倍!

人比车多,车比人多,这“内卷”程度,您想象一下。

订单分布:报告显示,超过43%的网约车,一天订单量不足10单。

这基本就是亏本运营的节奏。

还有26%的车,订单在10到20单之间,收入少得可怜,随时可能跌破成本线。

绵阳网约车报告揭秘:近7成司机亏本,月入过万是谎言?-有驾

这几组数字,就像一把把尖刀,直插网约车行业的“心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绵阳这网约车市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上有高楼,下有深渊”。

深度解析:为何会“卷”成这样?

这市场为啥会“卷”成这样?

笔者认为,有几个关键因素在作祟:

“零门槛”的诱惑与陷阱:过去几年,网约车行业的低门槛、灵活工作的宣传,吸引了大量渴望“自由职业”的人涌入。

就像当年“下海潮”一样,很多人看到了机会,却没看清风险。

结果,这片“蓝海”,很快就变成了“红海”,甚至“血海”。

平台规则的“看不见的手”:平台如何派单?

抽成比例多少?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司机的收入。

很多时候,司机们感觉自己就像是平台手里的棋子,任人摆布,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种“被操控感”,比收入低更让人沮丧。

“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当车辆和司机数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时,价格战就不可避免。

为了抢到一单生意,司机们不得不接受更低的运价,而平台却依然收取不菲的佣金。

这就像是《红楼梦》里说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司机们每天都在和残酷的市场现实搏斗。

信息不对称的“黑箱”:很多新人入行,往往是被那些“跑滴滴月入过万”的美好愿景所吸引,对行业的真实状况了解甚少。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很容易成为“炮灰”。

绵阳网约车报告揭秘:近7成司机亏本,月入过万是谎言?-有驾

转化视角:站在司机角度看问题

您要是您自己,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到头来却只能赚个“辛苦钱”,甚至还可能亏本,您心里啥滋味?

是不是觉得,这“自由职业”,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笔者深有体会,跑网约车,不应该只是为了“赚快钱”,更应该是一份有尊严、有回报的职业。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司机师傅们,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加入个人化印记:我的观察与体悟

在我多年的汽车行业观察中,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就像是一场高速扩张后的“挤泡沫”过程。

曾经的野蛮生长,带来了便利,但也埋下了隐患。

现在,市场正在用最残酷的方式,让所有人认清现实。

实践反复证明,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最终都会走向失衡。

网约车行业,尤其需要“精细化运营”,而不是“粗放式扩张”。

情感高潮:对未来的期盼与担忧

看到绵阳的这份报告,我既感到痛心,又充满期盼。

痛心于无数司机师傅的辛劳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期盼着行业能够回归理性,能够真正为从业者提供一个稳定、公平的生存空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诗,我希望能够成为绵阳网约车行业,以及所有面临困境的从业者们的共勉。

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正视眼前的“风浪”,才能最终抵达彼岸。

尾声:给潜在入局者的忠告

所以,如果您还在考虑加入绵阳的网约车行业,请务必三思!

这片看似“蓝海”的市场,现在早已是“赤潮”一片。

在做出决定前,请您务必:

深入调研:别光听那些“美好传说”,多找在跑的师傅聊聊,了解真实情况。

理性计算:把所有潜在的成本都算清楚,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跑赢”市场。

谨慎决策: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条路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希望这份分析,能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绵阳网约车市场的现状,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我是“用车社”,一个永远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汽车观察者。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汽车或出行的问题,随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