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

你有没有想过,当所有人都挤在“内卷”的赛道上,有人却悄悄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航线?

2025年,奇瑞这个被贴着“传统车企”标签的品牌,就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它似乎“不务正业”了,但仔细一看,这分明是“大有可为”的前奏。

是谁,把车开进了长江?

又是谁,在低空播撒飞行的种子?

当大多数品牌还在“冰箱彩电大沙发”里打转,试图用堆砌配置来讨好消费者时,奇瑞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10月18日,在芜湖的那场创新大会,与其说是一场发布会,不如说是一场奇瑞技术实力的“考古”与“预言”。

它展示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冗余”,而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度探索,是“敢为人先”的生动注解。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江河湖海,皆可通行”——捷途纵横G700的“破界”之旅

想象一下,当一场大雨将道路淹没,别人束手无策时,一辆车却能从容驶过,甚至横渡江河,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

捷途纵横G700,就是这样一位“破界者”。

它并非简单地提升涉水深度,而是将船舶的“方舟两栖全域密封系统”移植到了汽车上。

这套系统,通过精密的密封结构与800V高压推进器的配合,让G700的涉水能力达到了惊人的970mm。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对“全领域无界通行”的极致诠释。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笔者在现场看到,G700在巨大的斜坡上,展现了何谓“硬派越野”的真功夫——爬坡时的稳健,陡坡时的从容,每一次动作都精准而有力。

它不再是单一的陆地征服者,而是水陆两栖的全能战士。

这种跨界融合,是否让你联想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如果说G700在水中的表现让人心潮澎湃,那么展台上的“墨甲机器人莫因”则将我们拉入了科幻的现实。

它拥有40个自由度,每一个动作都精细到±0.1毫米,这超越了许多工业机器人的精度。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能与大模型深度融合,实现流畅自如的人机对话,仿佛一个拥有智慧的伙伴。

这是否让你想起《庄子·天道》中“技进乎道”的境界?

当技术达到极致,便能诞生具有“人情味儿”的智能生命。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车上天”不再是梦想——奇瑞的“凌霄”计划

“汽车上天”,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随着奇瑞“凌霄”飞行汽车平台的出现,变得触手可及。

凌霄208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凌霄312-S无人机…

这些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未来感。

奇瑞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采用了模块化动力系统,支持旋翼与固定翼的组合,样机已在进行试飞。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那么,飞行汽车的安全问题,是否让你有所顾虑?

奇瑞用“动力冗余”给出了答案。

正如清华大学曲小波教授在论坛上分享的立体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所言,虚实融合与智能管控是关键。

“海陆空”交通的协同,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奇瑞,正以稳健的步伐,引领我们走向那个未来。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鲲鹏”展翅,“犀牛”坚韧——核心动力的澎湃进化

抛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奇瑞最深厚的底气,依然来自其在内燃机和三电技术上的持续深耕。

“鲲鹏天擎”发动机,将量产汽油机的热效率推至48%的全球新高。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跃升,更是对传统燃油技术的一次“极限挑战”。

通过“双曲三联动”机械结构、高达26:1的膨胀比以及先进的绝热技术,它硬是将效率推向了新的巅峰。

这是否让你想起“千锤百炼始成钢”的匠心精神?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在电池领域,奇瑞同样表现出色。

“犀牛电池”凭借海绵陶瓷隔膜与三维绝缘保护设计,实现了310Wh/kg的能量密度和高达5000次的循环寿命。

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在经历了“50%挤压+100%浸水”的严苛复合测试后,依然能正常放电。

这是一种近乎“坚不可摧”的可靠性,正如古人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而备受瞩目的固态电池,奇瑞也已投入巨资,建立了3000㎡的研发实验室。

如果2027年能成功实现固态电池上车验证,那将对整个新能源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这是否让你感受到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瑶光2025”战略的“收官之作”?

不,这是新篇章的序曲!

奇瑞集团在这次创新大会上,系统展示了“瑶光2025”战略收官阶段的丰硕成果。

火星架构支撑L4级自动驾驶与AI智能座舱的无缝协同;猎鹰智驾通过端到端大模型,实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直接映射,大大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响应速度和场景适应能力。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笔者认为,汽车产业的进步,从来不是孤立的技术点,而是全链条协同的结晶。

奇瑞成立的“开阳实验室”,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通了科技转化的高效通道。

“开阳实验室战略联盟”的启动,更是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创新生态的新标杆。

这是否让你联想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道理?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全球化”,奇瑞的下一个“不客气”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大会上反复提及“全球化”。

去年新能源上的“不客气”,今年则升级为“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

这句话背后,是奇瑞对自身全球化战略的坚定决心。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如今,奇瑞的产品已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海外用户超过543万,平均每25秒就有一辆奇瑞车驶向海外。

尹同跃更是坦言,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和员工数量将远超国内。

这背后,是奇瑞“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的“因地制宜”策略,它让奇瑞的产品能够真正贴合当地市场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全球化的创新体系。

“理工男”的“硬核”浪漫——技术至上,安全为王

在大会及后续论坛中,奇瑞多次以“理工男”自嘲,这看似朴实,实则蕴含着一种“可靠”的底气。

他们不玩虚的,不靠花哨的营销,而是用“饱和式”的技术投入,去保障用户体验,去构筑安全防线。

这种极致的技术追求,正是他们敢于“不务正业”的源泉。

无论是能横渡长江的汽车,还是翱翔天际的飞行器,抑或是能与人“丝滑”对话的机器人,它们并非单纯的炫技,而是奇瑞深厚技术积累的具象化表达。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奇瑞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更为稳健的道路——用持续的技术突破,筑牢企业的护城河。

这个曾经埋头苦干的“理工男”,正以其独特的“硬核浪漫”,向世界描绘着未来移动出行的宏大蓝图。

奇瑞“不务正业”?水陆空全面开花,未来出行已来!-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