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放假,比亚迪上班。
讲真,当你的朋友圈被各地景区的“压缩毛巾”式人海和千篇一律的下午茶照片刷屏时,比亚迪的公关部可能正在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着后台数据笑出猪叫。国庆六天,狂揽23.6万个订单。
这是什么概念?
这不是卖车,这是闪电战。这是趁着所有同行都在享受岁月静好,直接开着虎式坦克冲进了对方的后厨,把正在煮火锅的厨子都给吓得一哆嗦。日均3.6万辆,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当年玩星际争霸,我还在苦哈哈地运营,对面已经爆了一队航母骑我脸上了。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自己的计算核心,怀疑是不是哪个维度的参数出了错。
你说这是王朝和海洋的功劳?是是是,秦PLUS和宋家族这些老牌悍将,就像是军队里的重装步兵,稳如老狗,永远是基本盘。但真正让同行心态爆了的,是那些新来的“愣头青”。海狮06,一个刚出道没多久的小年轻,自己就干了2.3万单。方程豹豹7,搞硬派越野的,订单直接干到1.4万台,交付都得排俩月。这哪是卖车,这是在搞期货。
我作为一个被生活盘了多年的中年人,对这种场面是有点看不懂但又大受震撼的。以前我们聊车,聊的是什么?是德味,是操控,是血统,是奔驰三叉星辉在夕阳下的光晕,是一种品牌玄学。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性价比,他会用一种看化外之民的眼神看着你,仿佛你在质疑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比亚迪在干嘛?它不跟你聊玄学,它直接把玄学给扬了。它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告诉你: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把价格和配置焊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现在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当别人还在精心布置餐厅,研究烛光晚餐的氛围感时,比亚迪认为,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开个露天大排档,用极致的性价比把所有客人都抢过来。
妈的,这还怎么玩?!
最骚的是,你以为比亚迪是靠低价冲量,结果人家高端也卖得飞起。腾势D9依然是MPV市场那个不讲理的“雷电法王”,新出的N8L订单也破了万。最离谱的是仰望U8L,一百多万的车,国庆又多了600多个大定。这事儿就变得有点道诡异仙了。你以为大家是图便宜,结果人家转手就提了仰望,还跟你说“主要是想开新车过年”。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当你开着你的传统豪车,鄙视比亚迪没有底蕴的时候,你旁边可能会开过一台仰望,用原地掉头的方式告诉你,什么叫物理外挂。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它在用行动告诉你:我不是买不起你的品牌,我只是觉得,没必要。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战地记者,只不过报道的不是炮火,而是订单。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在于,它不给你喘息的机会。去年国庆,比亚迪7天16.8万台订单,已经够吓人了。今年,直接给你干到六天23.6万。这是什么?这是通货膨胀式增长。同行看了也得傻,自家老板的电话估计已经被投资人打爆了,“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
说实话,十一假期高速上堵成那个鬼样子,我是一点开电车长途的欲望都没有,充电焦虑比没钱焦虑还折磨人。但这并不妨碍大几十万人用真金白银投票。这说明什么?说明比亚迪“电比油低”这个大招,真的打到了七寸上。它解构了过去几十年里,“高级车=油车”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不是在做产品,它是在重塑一种消费习惯,一种肌肉记忆。当一个观念被改变,那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我发现比亚迪这家公司,好像突然“开窍”了,或者说“颠”了。它不再去试图证明自己比特斯拉更“智能”,不去跟奔驰比“豪华”,它悟了。它发现,汽车工业发展到最后,终极形态可能不是什么L4自动驾驶,而是中国的“老头乐”。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后者完美解决了责任判定问题,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比亚迪现在的路数,就有点那个味道了。它不去卷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卷你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冰箱、彩电、大沙发,还有那个能让你在加油站抬不起头的电耗。加大加大加大。简单,粗暴,但有效。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你问我这个十一谁赢了?我觉得赢得不是比亚迪,也不是那些订了车的消费者,而是那些在高速应急车道上悠然自得的老头乐。它们才是自动驾驶和交通法规的终极解构者。只要我不讲理,你就拿我没办法。这,才是真正的掀桌子。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