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刚到手,那种感觉,就是又兴奋又有点紧张。毕竟,买车花了好几年攒的钱,能不小心点吗?很多人一回家就忙着贴车衣、加脚踏、改个装饰,觉得自己弄完之后就高大上了。但我告诉你,这些都次要的。真要搞好车的健康管理,前三件事情要记清楚:发动机防护、车门排水、以及蓄电池连接。这三样,才是真正关系到车子长远寿命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给发动机装护板。你知道吗?我有个朋友,去年买了辆新车,回来没装护板,结果开了个30公里,路上碎石子直接打进了发动机缸盖边缘。当时他还不在意,觉得碎石子能飞进去不大。但是没想到,一块碎石击中了水管,漏水严重,修了差不多一千多块。换品牌车型,配的塑料护板?纯粹是摆设!我试比喻吧,这就像给房子免费贴个破布堵漏,效果连个防护罩都算不上。钢制或铁制的护板,不仅稳固还能挡碎石、泥土、沙子,保护发动机不受碎屑侵袭。而新能源车更别忘了给电池装个保护罩。有人觉得,电池看不见也不用装?错了。电池遇到异物击撞,瞬间就可能发生短路、起火,那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说到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去年我那个朋友,他的车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拆掉塑料保护板,咔嚓一下,钢制护板就装上了。结果,这件事让我反思:这其实除了安全,也有个流程要跟得上,不能图省事——否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这段先按下不表)
第二件事,车门的排水孔。这个啊,很多车门底下都藏着一个秘密。你以为车门只是用来上下进出的?错,它还负责排水。车门四周有个排水孔,原厂有个胶布挡住,想省事就没拆。你信不信?我那次翻了翻我买的那本用车手册,发现这个其实很关键。以前我自己开车,刚买回家的第一天,试着把车门枯干,结果发现车门内积了半个塑料袋那么多的水。你说这要是夏天,温差一大,车内发霉,那可真是麻烦事。记住了,买车回来第一件事——把所有门的胶布撕掉,顺便用毛巾把排水孔清理干净。不然,水长时间停在门里,腐蚀金属,最后呼呼掉漆烂掉门框,损失几百块是小事,影响就大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除了门的排水孔,后备箱和尾门也有排水孔。有次我问个修理工:‘这么多排水孔,为什么有人还会出现门里有水的问题?’他笑着说:‘你想啊,就是因为胶布没撕掉,水都排不出去。’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粗心把车门胶带沒撕,结果一年下来,底板都开始腐蚀了。查一下,很多新车出厂都贴了胶布,没拆掉这些排水孔挡板,最终结果,就是长出一堆水,像个水池。等到开门时,一声嘎吱,想想就烦。△(你以为这就完了?)
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蓄电池的负极。记住了,很多车刚出厂,负极都很松,有时候还用手指头拧一下。不过很多车主开完车,没专门检查负极紧不紧。如果你像我那次一样,自己随便拧一下,结果过几天,负极就会震动松脱。你试想,有次我开车经过颠簸的路面,突然车没电了。回家一检查,负极已经掉下来半截了!你知道,那种感觉就像突然掉了魂。我赶紧把负极紧实一些,还用自己以前的工具稍微打了个固定——但我真心觉得,很多新手就这样大意。负极紧不紧,关乎启动,甚至车辆的电子系统稳定。有的销售说:放心吧,出厂已经装好了。但实际上,有时候不验一下,也挺危险。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感觉如果按国家标准,电池负极在运到消费者手里时,紧固扭矩应该在一定范围內,估算要在15-20公斤米之间。这个我不敢说绝对,但估算一下一块普通车用电池,成本大概在几百块——这只是心算,搞不好下一次换电池,你就会想到:紧的够不够,其实挺有必要。
(这段先按下不表)
写到这里,我得自我更正一下。之前说新车出厂都装的好好的,厂家出厂必然会经过一轮基础检测,但不能保证每辆车每个细节都到位。有的会因为物流问题、包装不当造成松动,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检查。很多朋友觉得机修师都帮忙检查,那他们就用开车不用操心的心态,但实际上,自己动手最踏实。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动手才是真的养车?
这三件事——排水孔、发动机护板、蓄电池紧固,看似简单,实际上关系到车的命。我记得有次看到个新闻,说某电动车起火,是因为电池被磕坏,短路引发的——那事让我特别担心。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就是下一次祸根。别说我没提醒你哦。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还想到一个细节。有次在修理厂碰到个师傅,他说:很多车子,明显能看出来没有被好好养。我问:怎么知道?他轻描淡写说:看螺丝,扭矩不标准就说明平时没注意。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说出个车的‘历史’。你们是不是觉得,买车后只有按时保养,才算用得好?懂得提前预防,也许更重要吧。
谁都知道,新车要早点安插这些基础设施,但谁又会真正每天抽空检查?我估计,至少有一半车主,压根没想过这些细节。你说,如果把这些常识做成惯,车辆会不会更耐用?或者,干脆每次加油、洗车,都顺便看看这三件事,折腾个5分钟,心里会不会更安心一些?毕竟,没有新品故障大爆发,也只是运气好吧。
你会主动检查这些细节了吗?还是觉得它们都没啥大问题?我猜,至少你会开始留心那排水孔和负极了吧。你知道的,可能下一次经过一个坑时,你会突然有点提心吊胆。别太紧张,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心里有数,你就安然无恙了。
—【这小事,到底有多重要?你说说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