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刷屏慕尼黑车展,德媒担心BBA变古董

那阵风,真把慕尼黑吹得有点晃。

9月8号,IAA Mobility——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慕尼黑车展一开张,德国人发现,自家客厅好像被“客人”给住满了。中国车企来了103家,整车厂就占了14个,比亚迪、小鹏、零跑、奇瑞、深蓝、广汽……一个个名字挂在展台顶上,亮得刺眼。更狠的是,不光卖车,人家还带着“全家桶”来了:电池(三电)、智能驾驶芯片、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充电方案,整条产业链一字排开,跟摆擂台似的。

德国《世界报》主编坐不住了,直接撂下一句狠话:“要是再这么下去,大众、宝马这些牌子,迟早得进博物馆。”这话听着扎心,可现实更扎。上一届IAA,中国品牌还只是“打酱油”的配角,这回倒好,主角光环都快抢过去了。

小鹏那边,一口气甩出五款新车,P7焕新版、2025款G6全上了。但人家不只想卖车,展台上还杵着个人形机器人,旁边摆着飞行汽车模型,连“陆地航母”这种科幻概念都搬出来了。创始人何小鹏站那儿说:“我们来是来学习的,但也是来亮肌肉的。”他还注意到,德国企业喜欢用老板名字命名公司,比如保时捷、奔驰,而中国大多叫“某某汽车有限公司”。他觉得,用名字挂招牌,那是真敢扛责任。

广汽也不含糊,传祺GS7、埃安V霸王龙齐亮相,顺手就把GOVY飞行汽车品牌推到了欧洲人面前。冯兴亚董事长讲了个“广汽方案”:车不光要聪明,还得有情感,和环境得处成朋友。这话听着玄,可人家动作实诚——研发中心在建,销售网络往波兰、葡萄牙、芬兰铺,目标2028年把欧洲市场啃下来。

你说德系没动静?那不可能。奔驰、宝马、大众照样压轴出场,新车型一个接一个发。可味儿不对了。以前是“我们教你们怎么做车”,现在是“咱俩一块琢磨怎么活下去”。合作早就悄悄开始了:大众和小鹏联手搞平台,宝马、奔驰找Momenta做自动驾驶,Stellantis集团干脆把零跑塞进了自己的销售网里。

中国车企刷屏慕尼黑车展,德媒担心BBA变古董-有驾

有意思吧?嘴上喊着“产业保护”,背地里该牵手还牵手。政治那套“脱钩断链”的说辞,在真金白银的市场面前,脆得像饼干。

宁德时代在那边展示麒麟电池,能量密度直接拉满;地平线的征程芯片、黑芝麻的智驾方案、禾赛的激光雷达,清一色高调亮相。这些过去藏在幕后的“隐形冠军”,现在堂堂正正走到台前,告诉全世界:中国不只是会造整车,核心科技,我们也攥在手里了。

这哪是参展?分明是“登陆作战”。

柳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说了句实在话:“中国车企,正在全球格局里拿话语权。”不是靠嘴吹,是靠产品、技术、生态一步步拼出来的。

德国人焦虑,能理解。一百多年的汽车霸主地位,眼瞅着被一群“后来者”逼到墙角。可时代变了,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上,燃油车那套老规矩不好使了。软件定义汽车,数据驱动迭代,中国车企在这块,确实跑得快了一步。

别忘了,车展不是终点,是信号弹。它照见的,是一个产业权力的悄然转移。德国车会不会进博物馆?未必。但要是还躺在“BBA”的金字招牌上睡大觉,那真有可能。

中国车企刷屏慕尼黑车展,德媒担心BBA变古董-有驾

这场仗,才刚打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