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厂家质保“认车不认人”:二手车主也能享权益
核心观点:新能源车质保仅与车架号、年限/里程挂钩,与过户次数无关。但需警惕首任车主因未在4S店保养导致脱保的情况,否则二任车主将无法继承权益。建议购车前要求卖家提供完整4S店维保记录,并通过车架号向厂家客服核实质保状态。
品牌质保规则差异大:比亚迪等头部品牌的“双轨制”
以比亚迪为例,解析典型质保政策:
整车质保:6年/15万公里(先到为准),二手车主可享受剩余期限;
电池质保:首任车主享终身质保,过户后二任车主仅享8年/15万公里(需核对行驶证日期与里程)。
其他品牌如特斯拉、蔚来等政策不同,购车前需登录官网或拨打400电话确认。
电池质保的“免责条款”:人为损坏不赔是硬伤
重点提示三大免责情形:
1.碰撞/泡水导致电池损伤(验车时需查维修记录与检测报告);
2.非授权渠道改装电路(保留原厂配件更稳妥);
3.未按手册要求充放电(可通过OBD检测电池健康度)。
建议:优先选择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的二手车,或自费做电池专项检测。
实战购车四步法:这样买二手电车质保不踩雷
1.查年限/里程:对比行驶证日期与厂家质保期限,超期车辆直接Pass;
2.核保养记录:要求卖家出示4S店电子工单,脱保车辆需谨慎;
3.验电池状态:重点观察续航衰减率(低于70%可要求更换);
4.签补充协议:将质保承诺写入合同,注明“若因历史原因导致质保失效由卖家赔偿”。
二手新能源车质保≠万能:理性看待“剩余价值”
总结提醒:质保是兜底保障,但核心部件老化(如电机、电控)可能需自费维修。建议将质保期剩余时长折算为车价谈判筹码,同时预留12万元专项维修基金,避免“省了车价亏了售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