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品牌,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4月销量仅有4500台,相比前三个月月均破万的成绩直接腰斩。 这台曾被余承东称为“30万级最强智驾SUV”的R7,上市不到半年就遭遇滑铁卢,甚至传出部分门店开始清库存的消息。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R7销量崩盘的同时,华为系另一款车型问界M8却高调上市,首周订单突破1.5万台。 而瞄准R7低配市场的深蓝S09,也以25.98万元的起售价抢走大批客户。 这场华为系“内战”背后,藏着中国新能源车市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1.64米车高成硬伤? 跨界轿跑SUV的尴尬定位
当R7以“轿跑型SUV”的概念亮相时,市场就对其1.64米的车高提出质疑。 这个高度比普通SUV矮了10-15厘米,后排头部空间实测仅剩三指,导致家庭用户大量流失。 有车主在论坛吐槽:“带父母试驾时,老爷子上下车差点撞到头,当场被否决。 ”
对比同价位的理想L6(车高1.73米)和小鹏G9(1.68米),R7的空间劣势更加明显。 更致命的是,其溜背造型导致后备箱垂直高度仅68厘米,连标准尺寸的婴儿车都难以直立放置。 某汽车媒体实测发现,R7的实际装载空间比官方数据缩水23%,这对主打家用的30万级SUV堪称致命伤。
问界M8精准截胡:华为系左手打右手
4月问界M8的上市,被业内视为压垮R7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款车直接套用问界M9的设计语言,车长达到5.2米,却把起售价压到34.98万元。 某华为门店销售透露:“来看R7顶配的客户,90%都会被引导到M8——多花4万就能买到带CDC电磁悬架和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的‘小M9’,谁还选R7? ”
更狠的是问界的营销策略。 在M8预售期间,华为给到首批车主价值2.8万元的智驾包免费升级,而R7的同款选装包售价3.6万元。 这种“加量还降价”的操作,直接导致R7高配版周订单量暴跌70%。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R7顶配的硬件成本比M8高出15%,但消费者感知最强的空间和续航却全面落后。
深蓝S09的釜底抽薪:智驾平权下的降维打击
如果说问界M8抢走的是R7的高端客户,那么深蓝S09的25.98万元起售价,则精准打击了R7的入门市场。 这款车不仅轴距比R7长出12厘米,还标配了华为乾崑ADS 3.0系统。 在懂车帝的AEB测试中,S09以90km/h的刹停成绩碾压R7的75km/h,后者因刹车“点头”严重被网友戏称为“摇摇车”。
深蓝的销售政策更是刀刀见血:下订即送8000元充电桩、三年免费保养,而R7的同类权益需要额外支付1.2万元。 某二线城市经销商坦言:“现在年轻人买30万的车,差2万就是跨价位段的选择。 S09把该给的配置都堆满,R7的丐版连座椅通风都要选装,自然被抛弃。 ”
交付困局雪上加霜:订单积压超7万,产能却喂不饱
翻开智界APP的投诉区,“交车遥遥无期”成为最高频关键词。 由于激光雷达和鸿蒙车机系统供应紧张,R7的平均交付周期长达12周,远超行业8周的基准线。 有4月订车的用户爆料:原本承诺的“6周提车”变成无限期等待,官方补偿方案仅是每天50元打车券——这个额度在北上广深连通勤费都不够。
供应链人士透露,华为目前优先保障问界M9和享界S9的零部件供应,R7的电机产能被压缩了40%。 这种资源倾斜导致恶性循环:4月R7产量仅6000台,但积压订单已超过7万台。 更尴尬的是,部分等待超过三个月的客户开始大规模转单,某区域市场转单率高达38%。
全尺寸R9能救场? 5.4米车长直面宝马X5
在智界的产品蓝图中,年底亮相的R9被寄予厚望。 这款车长超5.4米的全尺寸SUV,采用类似奔驰GLS的方盒子造型,第三排腿部空间达到82厘米(比理想L9多出5厘米)。 工程样车流出照片显示,R9保留了R7的贯穿式灯带设计,但C柱增加了可发光的鸿蒙智行LOGO,夜间辨识度直接拉满。
动力系统可能是最大悬念。 现款R7搭载的1.5T增程器因NVH控制差遭诟病,高速工况下噪音比理想L7高出3分贝。 而R9或将采用奇瑞最新的2.0T超混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44%,亏电油耗有望降至6.9L/100km。 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这套动力总成的成本比现款增加2.3万元,最终售价可能突破55万元大关。
华为的阳谋:用技术溢价硬刚BBA
从曝光的配置表来看,R9将搭载华为ADS 4.0系统,支持L3级自动驾驶和代客泊车功能。 测试车辆被拍到在深圳湾复杂路况下连续完成无保护左转、鬼探头避让等高难度动作。 但这也带来新的问题:激光雷达数量从R7的1颗增加到3颗,车顶凸起的“瞭望塔”设计引发审美争议,被网友吐槽像“移动的交通监控”。
价格层面,R9的50-60万元定价区间充满火药味。 这个价位不仅要直面宝马X5(终端优惠后58万起)、奔驰GLE(62万起)的降维打击,还要防备极氪009光辉版(52.9万起)的偷袭。 某豪华品牌销售总监直言:“华为的品牌溢价在50万以上市场还未被验证,R9如果不能在座椅舒适性或智能座舱上做出碾压级体验,很难撬动BBA用户。 ”
沉默的经销商:卖一辆R7比问界少赚8000元
在终端市场,经销商对R7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由于厂家返点政策向问界倾斜,卖出一辆R7的综合利润比M8少8000元,导致部分门店开始消极推销。 北京某华为体验店的销售甚至对潜客说:“要不是公司强制考核,我都不想推R7——客户试驾完十个有八个转订问界,白折腾。 ”
这种内部博弈直接反映在市场动作上。 R7近期的促销仅限于赠送价值5000元的HUD抬头显示,而问界M8直接现金优惠1.5万元。 更戏剧性的是,在深蓝S09上市当天,有经销商打出“买R7不如换S09,立省5万”的对比海报,虽然很快被撤下,但截屏已在车友群疯传。
车主的愤怒:50万买了个“半成品”?
在车质网的投诉平台上,R7的车机系统卡顿问题高居榜首。 多位车主反映,鸿蒙OS在同时开启导航和音乐时会明显掉帧,语音唤醒成功率不足70%。 更糟心的是辅助驾驶的“画大饼”——发布会上承诺的城区NCA至今未推送,官方仅以“需要更多道路验证”搪塞。
一位花费43.8万元购买顶配版的车主算了一笔账:相比同价位的蔚来ES6,R7少了换电服务、终身质保和每月6次免费换电权益,但每年还要多交1200元的智驾订阅费。 他在维权群里写道:“买华为是冲着技术来的,结果成了付费测试员。 ”这种情绪正在快速蔓延,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R7的准车主转单率在4月环比暴涨21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