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刚开了个世界高铁大会,好多国家的人都来了。中国说现在高铁总长4.8万公里,占全球七成,能覆盖全国大部分大城市。会上还展了能跑400公里的高铁和600公里的磁浮列车,说是要继续搞更高速、更智能的火车。
中国高铁这十五年扩张特别快,从以前不到万公里到现在的4.8万公里,每天送走1600多万乘客。复兴号已经跑了33亿人次,覆盖全国所有省和香港。规划里到2025年要再加几千公里,2035年预计能到7万公里。
有个叫王立新的铁路官员说,中国做了全套高铁技术体系,能适应高原高寒这些环境。现在跑350公里的高铁有17条线,总共八千多公里。还提到跟四十多个国家合作建铁路,比如印尼雅万高铁把原来三小时的路程缩到46分钟,塞尔维亚到匈牙利的铁路三年运了1100万人次。
新出的CR450高铁能跑400公里,阻力减少两成,能耗降两成,比现在车型更省电。磁浮列车设计时速600公里,说是能补高铁和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不过这些新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商用还需要时间。
铁路安全方面,现在用图像识别技术查隐患,水下机器人代替人检查桥墩,培训司机用虚拟现实设备。未来打算把人工智能和铁路结合更深,提升安全性。中车的董事长孙永才说要靠创新,让火车更智能高效。
中国还牵头定了13项高铁国际标准,比如印尼和匈牙利的铁路都是按中国标准建的。不过具体怎么推广这些标准,和其他国家有没有技术摩擦,这些细节没详细说。
现在试验中的磁浮列车最高跑出620公里,不过非载客测试。至于什么时候能坐上时速400公里的高铁,官方没给具体日期,只说会持续攻关。超高速铁路和传统轮轨技术的差距还在拉大,但成本问题可能是个槛。
雅万高铁虽然提速厉害,但当地维护能力够不够?匈塞铁路用了中国技术,沿线经济有没有带动?这些实际效果暂时没数据。未来高铁网络扩展到西部人口少的地方,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磁浮和真空管道这些前沿技术投入大,回收周期长,风险怎么样?量子通信在铁路的应用还在研究阶段,实际效果如何还不清楚。光靠技术突破能不能支撑全球市场扩张,还得看各国具体情况。
现在中国高铁技术确实是世界领先了,但要保持这个位置,还得解决新老问题。从试验场到真实运营,中间还有不少坎儿要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