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钱的车机流量,真能把哪吒汽车逼到绝路?
最近买新能源车的朋友,估计都被哪吒汽车这事儿刷屏了:车主们用着用着,导航突然没信号,远程控车失灵,开空调得改手动,连车门都只能用NFC钥匙对着门蹭——这不是车主作演技,是实打实的“断网现场”。全靠之前车厂送的基础流量,这下突然被“掐断”,让人哭笑不得。
起因很简单,哪吒汽车的车机流量供应商“联想懂的”给车主发了条短信,说哪吒欠服务费好几个月,谈判也谈崩了,直接把车机基础流量全部掐了。大家原本以为这只是娱乐流量的事,结果连导航都不让用了,这波操作属实够狠。
没过多久,联想懂的又开了个小程序,给断网的哪吒车主推“流量保障计划”,绕过哪吒,自己买流量就行,一个月才5块9,年包199元,比哪吒自己卖的套餐还便宜。车主试着买了,不用等,车机瞬间恢复联网,堪称“续命神器”。而哪吒母公司合众汽车,仿佛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家已经“断流”,还在发公告控诉流量服务商“单方面违约”,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这场大戏,核心点其实特别扎心:用户不是不爱哪吒,是哪吒真的“穷”了。账面1500万现金,确认的债权还高达51亿,每个月给46万老车主开流量,光是基础流量就得烧250万。这么算下来,一年要搭进去3000万,以哪吒这体量,钱是真的不够烧。早年的“基础流量终身免费”承诺,带来的回头看就是“负担过重,积重难返”。
其实,这波“被动断网”并不是哪吒一个人的灾难。车机流量的坑,早就埋在各大新能源车企脚下。谁都希望把车联网做得更智能、更贴心,结果福利先卷起来:有的送一个月,有的送两年,有的直接送终身免费。但厂商们心里清楚,相比娱乐流量,基础流量才是硬需求,直接关系到车能不能导航、能不能远程控车,稍微一动“蛋糕”,用户就集体“炸锅”。吉利前阵子改流量服务范围,被车主投诉到平台公开澄清,说只是“描述错误”,也侧面说明流量权益的敏感度有多高。
你说这五块钱的流量,对一个人来说不算啥,对车企来说压力却像滚雪球。46万老车主每人每月5块多,这就是持续不断的流量支出,签合同时为了吸引客户把“基础流量终身免费”写得大大的,等到现金流吃紧,只好硬着头皮停服务,“被动减支”,实实在在拖不起。有钱的厂商还能硬顶,小品牌像哪吒这样一旦资金链转不过来,就要被卡死在流量服务环节。
说到这里,不少网友开始复盘自己买车的经历:价格、配置、续航、服务,样样都对比,却很少认真研究“流量权益”到底谁管。真正出问题了,才发现合同里一句“流量终身免费”四个字,可能有无数弹窗和“补丁”——不是终身,随时能改。厂商苦苦支撑,用户一点没察觉,等到服务真掉线,只能自己掏腰包买,或者准备和厂家打官司。
放眼整个行业,车企流量服务和物联网平台的协议通常都是长约,毁约代价高,维持下去成本又一年比一年大;一旦现金流紧张,就容易发生“被动断网”事件。更多厂家其实都在硬撑,毕竟这事谁也不敢第一个落后。比亚迪送两年、极氪和蔚来主打终身免费,特斯拉就不掺和这一套,娱乐流量一个月后自费,基础流量只保功能安全底线。说实话,从买车到用车,车联网已经变成智能汽车的“命根子”。以前能接受机械钥匙,那是没得选,现在放着智能车不联网,谁都觉得“掉价”。
断网风波后,哪吒官方其实也没啥好办法。发公告指责流量服务商“单方面终止”,言下之意就是自己也被迫无奈。大环境下谁都缺钱,现金流告急,流量承诺成了最容易“动刀”的地方。一旦掐断,诱发的是连锁反应:用户体验直接砍半,投诉、维权、退车一拥而上,品牌形象跌入谷底。联想懂的这回索性放开了流量端口,让车主随便买,自己救自己,也算是给行业开了一条“第三条路”——车企撑不住了,物联网平台还是可以直接服务用户,至少基本功能能保障。
这场流量风波,其实也是一次消费观的“升级提醒”。过去一提买车都讲价格优惠,现在得加一条:基础流量、导航、远程控车这些,究竟是谁付费、承诺写明了吗?别等用不上了才后悔。尤其是新能源小品牌,配置再高、价格再低,现金流稳不稳、流量合同写得清不清,都和以后用车体验息息相关。
如果遇到断网问题,也别太慌。不少车主已经总结了“自救”流程:保留购车合同、流量协议和断网记录,和厂商沟通不成,就申请消费维权。如果对方拖着不给解决,直接走消保、工商、媒体投诉——钱不多,但原则很重要。就算哪吒那样家底薄,用户还是有渠道把权益要回来。
同时,这事也给行业出了道思考题:车联网服务到底该怎么管?有没有办法出台统一标准,确保哪怕车企真“倒了”,用户自己还能买流量?国家有关部门能不能规范一下终身免费、随时调整这些模糊用语,给用户保障最基本的网络接入?毕竟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流量不是用来看视频刷综艺的“加分项”,而是能不能正常开车的“底线功能”。
从哪吒汽车这波断网风波到行业流量权益的思考,不止是厂家、用户需要重新算账,也是整个车圈的一堂“冷静课”。等你下次准备买新能源车的时候,别只盯着外观、动力,顺手翻翻合同流量条款,想清楚基础流量到底怎么送,谁负担,出问题怎么处理。不是谁都能扛得住“一颗五块钱的稻草”,一不留神,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
车联网这根线,可不是随便能断的。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