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近期在A10高速公路完成了一项突破性的动态无线充电测试,标志着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补充电能的技术正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该技术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里程焦虑"问题。
这项由VINCI高速公路公司主导的测试项目,在巴黎郊外A10高速公路一段1.5公里长的路段上进行。项目联合了Electreon科技公司、古斯塔夫·埃菲尔大学及哈金森公司等多个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这项创新技术的实践验证。
与封闭测试环境不同,此次测试完全在真实交通条件下进行。研究团队对四类电动汽车进行了改装测试,包括半挂卡车、厢式货车、普通乘用车和公共汽车,全面评估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在实际路况中的表现。
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向行驶中的车辆传输电能时,峰值功率超过300千瓦,平均功率稳定在200千瓦以上。这一数据与当前最先进的插电式充电站(如特斯拉V3超级充电桩)处于同一水平。
在实际应用层面,该充电效率意味着车辆仅需几分钟即可获得可观的续航里程。更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完全无需驾驶员干预,车辆仅需行驶经过特殊充电车道,即可自动完成电能补充。
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可能彻底改变电动汽车的电池配置方式。目前,为获得较长续航里程,电动汽车必须配备庞大、沉重且昂贵的电池组,这不仅推高了车辆制造成本,还因额外重量降低了能源效率。
该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动汽车能够从道路"随时"获取电能,从而大幅减小所需携带的电池容量。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公交车项目已证实这一模式的可行性:通过沿公交线路 strategic 部署无线充电系统,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容量从原来的400千瓦时大幅降至约45千瓦时,降幅接近90%。
嵌入路面的无线充电系统采用磁场传输电能,不存在易损件或冻结风险。测试表明,该系统在暴雨、积雪和结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显著提升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驾驶员无需在恶劣天气中操作高压电缆,也避免了在充电站滑倒的风险。
在法国,交通运输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清洁货运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参与测试的企业尚未公布下一步计划,但能够同时为公交车、卡车和乘用车提供充电服务的道路系统,已经展示了该项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项创新技术不仅为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动态无线充电有望成为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推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