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用造军车的技术来造家用越野车吗?这次东风和襄阳的合作就像把坦克的结实和手机的智能结合在一起,搞出了个新玩法。他们不光投钱,还拿出了看家本领,比如猛士越野车的名号和智能驾驶的独门技术。这可不是普通的地方招商,而是双方真金白银一起扛风险,打算弄出点厉害东西。
新公司完全按市场规矩来,没有层层审批的麻烦事,决策快得像点外卖。东风拿出了车型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连猛士这个招牌也放进去了。要知道,猛士以前可是部队用的车,现在要变成普通人能开的智能越野车。襄阳这边也没闲着,他们负责提供人才、物流和各种配套资源,让这些技术能快速变成真车。
华为也在里面掺了一脚。之前猛士有款车已经用了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被一些人叫做智能越野头号选手。以后这两家还会在开发和卖车方面更紧密地合作,甚至华为还会教一些管理方法,让这个新公司变得更厉害。
这次合作和以前大不一样。以前地方招商就是给地给优惠,现在襄阳是用投资当纽带,和东风一起赌一把未来的市场。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带活一个智能越野车的产业集群,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协同的新机制。
湖北的“武襄十随”汽车产业带中,襄阳一直是个重要枢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风就在这儿布局了商用车、乘用车和新能源车基地。这么多年攒下来的合作经验,成了这次联手的重要基础。
在全球汽车行业拼命转向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今天,这个新公司的出现可能帮湖北甚至全国的汽车产业往上走一个台阶。猛士品牌说不定能借此冲出国门,变成世界级的智能越野车标签。而他们这种央企和地方深度绑定的模式,也可能给其他地区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板。
你看,造车这件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四个轮子加沙发,而是变成了技术、资本和地方资源的大拼图。这种合作模式会不会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你觉得这种军车技术下放的越野车,会有人愿意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