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关注汽车圈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现在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新能源车,尤其是那些新款车型,车顶上总爱多出来一个以前没见过的小“鼓包”。
这个东西看着不起眼,但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这台车有了新的“超能力”。
就在前不久,国家工信部的网站上就公布了一款新车的申报信息,它就是领克08 EM-P的激光雷达版。
这可不仅仅是给车换个新造型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这条高科技赛道上,又一次发起了冲锋。
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一个关心中国汽车发展的人好好了解一下。
首先,咱们从最直观的外观变化说起。
很多人买车,第一眼看的就是“颜值”。
现款的领克08 EM-P,凭借着它那套源自概念车的“都市对立美学”设计,已经足够科幻和前卫了,走在路上回头率很高。
而这次申报的激光雷达版,在原来科幻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运动感和攻击性。
它的前脸保险杠经过了重新设计,下方的进气口变得更大,并且用一条黑色的装饰条贯穿了整个车头,让整台车从正面看过去,显得更宽、更低趴,就像一个准备随时出击的“未来战士”。
官方公布的图片还展示了一款名为“鎏光金”的全新车漆,这种颜色之前是用在更高级别的领克09车型上的,现在下放到08身上,无疑是想提升整个车系的档次感和价值感。
车身侧面和车尾的变化不算大,依旧保留了隐藏式门把手和贯穿式的尾灯组,这些都是领克家族标志性的设计元素。
当然,外观的调整只是“开胃菜”,这台新车真正的核心升级,就藏在那个车顶上的“小鼓包”里。
这个装置,就是大名鼎鼎的激光雷达,英文名叫LiDAR。
我们可以把它通俗地理解为给汽车安装了一双超越人类肉眼的“火眼金睛”。
我们平时开车,靠的是自己的眼睛,但人眼总有极限,比如天黑了、下暴雨、起大雾,视线就会严重受阻。
车上的摄像头虽然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在这些恶劣天气下同样会受到影响,而且对于物体的精确距离和三维形态,摄像头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
激光雷达就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只在高空中飞行的蝙蝠,不断地向四周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激光光束,这些光束碰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车上的接收器通过计算光束返回的时间,就能在零点几秒内,极其精确地绘制出一幅车辆周围环境的3D立体地图。
路面上哪里有一个小坑,旁边车道哪台车正在悄悄靠近,甚至是从路边突然窜出来的一只小猫,它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并且能精确知道对方的距离、速度和运动轨迹。
那么,拥有了这双“火眼金睛”之后,对我们的日常驾驶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就是,这台领克08将具备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能力。
现在市面上很多车都宣传自己有L2级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等,这些功能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这种路况比较简单的场景下,确实能帮我们省不少力气。
但是,一旦进入到路况复杂、人车混流的市区道路,比如要通过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在拥挤的街道上避让行人和外卖小哥,普通的L2级系统就无能为力了。
要想让汽车能够在城市里实现像老司机一样的自主导航、自主变道、自主避让,就必须依靠激光雷达提供的这种高精度环境感知能力。
所以说,领克08 EM-P加上这个激光雷达,绝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给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装上一个更聪明、更可靠的“大脑”。
这也标志着,领克品牌正式向蔚来、小鹏、理想等在智能驾驶领域走在前列的“新势力”们看齐,准备在技术含量最高的城市智能驾驶领域,一较高下。
说完了智能化的升级,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心脏”和“体格”。
根据申报信息,这款新车依然会搭载领克引以为傲的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核心是一台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20千瓦。
电池方面,申报信息显示会匹配磷酸铁锂电池组。
虽然具体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还没公布,但我们可以参考目前在售的2025款领克08 EM-P,它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
现款车型提供了多种纯电续航版本,包括120公里、220公里和245公里。
特别是后两个长续航版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开,一个星期充一次电就足够了,能省下大笔的油钱。
而到了节假日需要跑长途的时候,车里的发动机又可以随时启动,彻底打消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
在性能方面,领克08 EM-P也毫不含糊,两驱版车型的系统综合功率就达到了280千瓦,而四驱高性能版的综合功率更是高达436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5秒,这个动力水平对于一台主打家用的中型SUV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
可以预见,新的激光雷达版车型,也将在保持这套优秀动力总成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顶尖的智能体验。
领克08 EM-P激光雷达版的出现,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现状的一个缩影。
这种竞争,我们通常称之为“内卷”。
放在几年前,激光雷达这种高精尖的设备,还只是那些售价动辄五六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华品牌旗舰车型的专属配置。
而今天,我们看到,它已经开始普及到二十多万的国产主流家用车上。
这种“卷”,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大好事。
它意味着技术的壁垒正在被飞速打破,我们可以用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过去不敢想的、更安全、更便捷的汽车科技。
这款新车的推出,无疑将会给同级别的理想L7、深蓝S7等热门车型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一场围绕着“智能化”和“性价比”的激烈市场争夺战,已经在家用中型SUV这个最受中国家庭欢迎的细分市场里全面展开。
这也再次证明,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单纯模仿和比拼“三大件”的阶段,正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先进的电驱技术这些全新的赛道上,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雄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