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并非 “闭眼可买” 之选
小米YU7一小时大定二十八九万台,成绩亮眼,但它真不是适合所有人闭眼入手的车型。新能源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实用、好用、能用至关重要。
下面咱就来盘点下小米YU7那些 “能省则省” 的地方,顺便分享些买车方法。
智能座舱芯片:消费级的隐忧
小米YU7智能座舱大概率用的是高通骁龙8Gen3消费级芯片,纸巾盒也是车规级普通材质。消费级芯片在车辆安全、动力、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外的使用并非个例,像特斯拉、3C品牌都有用过。虽说行业标准是底线,但车企不能仅按底线造车,不然消费者哪来信心?
小米在3C、互联网及软件优化上有优势,可芯片的稳定可靠性还需市场检验,光靠宣传可不行。
电动尾门:单电缆的利弊
小米YU7的电动尾门采用单根电缆供线,而特斯拉 ModelY是两根。长期使用下来,特斯拉这种双电缆设计肯定更具优势,不过小米YU7在外观颜值上更胜一筹。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这就看消费者怎么权衡了。
基础配置:略显 “朴素”
均价25万左右的车型,居然还是手动调节方向盘,防炫目后视镜也未标配,不得不佩服雷总的实诚。
小米YU7作为运动型SUV,年轻人买来尝鲜没问题。但对于家用且打算开8年、10年的消费者,传统品牌或许是更好选择,它们在实用性、功能性和性价比上可能更出色。车企发布会上 “吊打”“遥遥领先” 等营销话术听听就好,买车可不能只看营销。
总之,各车企品牌都有特点,小米SU7和YU7主打年轻时尚,适合换车勤快的年轻人;而像特斯拉,凭借稳定可靠赢得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