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争当船东,背后有何玄机?
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的车企都开始争当起船东,自己造船出海。就拿比亚迪来说,它新下水的滚装船“长沙号”交付了,这船可不一般,和之前的“深圳号”“西安号”一样,拥有9200个车位,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而且“长沙号”还采用了LNG双燃料动力系统,还配备了比亚迪自研的箱式电池组和轴带发电机,低速航行用纯电,高速用油,这混动技术发挥得真是淋漓尽致。
为啥比亚迪要花重金打造车界航母舰队呢?看看今年5月的数据就明白了,比亚迪海外销售88640辆,同比增长133.6%,再次创历史新高。就单这一个月的车,在比亚迪已有6艘巨轮满载的情况下,也要跑两趟才能运完。有人可能会说,租船不就好了,可一艘滚装船的租金高达12.35万美元一天,而且运输过程中要是出现失火等事故,那损失可就大了。大众就吃过这样的亏,不光赔了一船新车,还被船企和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不光比亚迪,其他车企也在争当“船东”。自从2021年中国汽车迎来出口大爆发,到了2022年,车企们就被紧张的全球运力折磨得够呛。于是,中国车企纷纷下饺子式地打造远洋船队。今年1月,奇瑞首条滚装船首航欧洲;5月,由上汽集团自主打造的9500个车位滚装船也正式交付使用。
中国车企自己造船出海,既是破解运力困局的有效办法,也是迈向全球化的野心与底气的体现。从比亚迪到奇瑞、上汽,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国车企正朝着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迈进,未来可期!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