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买车也流行团购,买多了还送份全员“螺丝钉套餐”。前些天,一条动员办公室同事下产线帮忙拧螺丝的新闻,让我觉得,原来梦想成为专业打工人的路上,谁也逃不过被支援一线的宿命。
当然,按理说,大家应该为这种齐心协力的企业文化鼓掌,毕竟公司困难时期,人人都是一家人嘛——只不过这家人有点像贾府,平时各司其职,关键时刻得一起抄家。人家外面创业故事都是“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现在看,真“苦”起来还是得一起把内鬼抓出来当苦力。
在一场按键声比咸鱼翻身还响亮的生产保供会议之后,一封动员所有办公室人员支援产线的邮件横空出世。邮件还很诚恳地称呼大家为“战友”,很有那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既视感,一边说着产线紧缺,一边画着交付饼,感觉气氛都能下锅煮火锅。几年过去,企业依然相信,员工是可以随时被拍上前线,从繁忙的PPT和Excel战场,直接怼上流水线,让白领们体验一把什么叫文武双全。
我猜那些被拉下去生产车间的办公室精英们,衣着上依然保持着高端商务风,心态上则秒变工厂小白鼠。昨天还在“高大上”的会议室讨论“战略协同”,今天就被讲师点名培训“如何优雅地拧螺丝”。这世界变化快,比大厂裁员还快。大家刚学会了“共情领导”,现在该学学“共拧螺丝”了。有些人天生不擅长体力劳动,八小时之后,胳膊都给拧麻了,嘴上还挂着微笑,内心默念“风景这边独好”,妥妥的新时代鲁滨逊。
你以为大家会抱怨吗?不,谁敢呢,毕竟上车晚的人还在门口排队,拼手速还不如拼螺丝。有人说,这公司不就是“家文化”吗,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喝酒,顺便互相监督不掉队——但办公室变产线,说好听叫团结协作,说难听点,就是从卷PPT变卷螺丝,而不管你原本是市场部、财务部还是研发部,全都自动晋升为“手工部”。
其中最为牵强的借口莫过于“江淮尊界需求激增,生产人员紧缺”,看着像极了朋友圈里习惯性自曝加班的职场自证:不是我们不努力,是需求太可怕了。邮件发得既紧急又“温情”,一句句词汇都像加班时咖啡泡枸杞,拧巴里带点自洽,敦促大家不要掉链子,“岗前培训高效”,主打一种速成的豪气。是啊,也许拧螺丝的速度比财报出炉还重要,毕竟“豪华智能汽车”少一颗螺丝也能直冲云霄——当然,是飞到“问题车”排行榜去。
更有趣的是,全网围观的人,一边吐槽“家文化”比你家还亲切,一边又拍手叫好:“你看人家大企业多有凝聚力!”什么?才不是江淮发的邮件?是供应商?别慌,本故事主角叫“责任”,扔皮球谁都在行。
这年头,和华为强强联合的新品牌遍地走,本来豪华品牌挤破头想当头牌。S800上市就是一顿王炸:定价香的肉疼,跨越了汽车界贫富分化的两极山头,站稳了“一车抵一房”的高地。别说电机参数有多大,普通人一年工资都赶不上它的一个电池。有人还追捧:“我们是按照上千万的车去做的。”一顿吹,油耗号称比矿泉水低,动力比小钢炮猛,最后还是得靠OD订单和朋友圈热搜刷脸。
打工人还想着躺着也能买辆高端纯电,现实倒好,花了小半辈子买的S800,最终自己得亲手参与装配。网友们眼睛毒得很,这事换成外企就是团队建设,放在国内就是高度自治。只不过这个团建也太朴实了——没有豪车试驾、没有团圆饭局,直接体验拧螺丝的快乐,顺便检验了身体和心理的双抗压能力。
官方信息每次都大气磅礴,上市24小时订单1600,19天过五千,67天冲上万单,三个月突破1.2万辆。就像家里孩子400米只会倒着跑,一出成绩单就人人点赞。S800把订单堆成大山,产线如临大敌,只差带头书记上车间了。车没大梁不要紧,只要人有钢筋铁骨,江淮华为都能变“采蘑菇的小姑娘”。交付追得比快递还快,8月爬坡梦想是月交付上千,大伙都信了,供应链和人力资源已被拉到极限。
可这么重要的数据没人问问,交付慢到底是供应链问题,还是人工的不精准操作?还真没有人太较真。反正现在互联网时代,数据都能洗,订单随便突破,工人大军随便调动——用老板的话说,造一辆S800要多难有多难,砸自己的饭碗也不容易。但只要能发邮件动员全员上线,还怕没人买单?
买得起S800的,衣服口袋比产线螺丝都深,买不起的,还得乖乖在办公室敲键盘等下一个轮班通知。有了这份团体劳动的履历,日后跳槽去哪家公司履历表都响当当:协助豪华电车装配,参与产线一线实践(实际岗位:拧螺丝)。只要愿意,谁还不能成为中国豪车产业链上最靓的仔?
当然,这种“全员皆兵”的场景,让人梦回辉煌年代——当年的车间口号,是只要会喘气就会干活。现在技术升级了,连老板都怕螺丝拧不紧,最后变成“豪车高端全自动开裂版”。总裁们还纷纷亲自站台,大声疾呼,生怕漏掉自家品牌的“血泪交付史”。
但说到底,这杯螺丝汤,谁喝了都得掉点牙。拧来了订单,拧走了内卷,唯一没拧掉的,是那些藏在工厂和办公室空气里的焦虑。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一次小风波,可回头想想,不管什么行业,最后都内卷到极致——从PPT精英变身流水线勇士,这套变形记,真不比《变形金刚》差。
故事说完了,该喝咖啡的喝咖啡,该拧螺丝的继续拧。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在企业文化海报下合影留念,嘴角勾着自信的微笑,身后是琳琅满目的产品,和一排排螺丝刀。至于豪华、智能、舒适、突破,随便哪一个——都不如“有货可以交”来得实在。
最后送上一句温馨提示:下班别忘了活动手腕,别一边抱怨“新时代企业造车神话”,一边默默地研究练习梅花桩,万一哪天交付需要爬楼取快递,咱起码不掉链子。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