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锚定三百万目标 自主新能源双线提速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东风汽车刚刚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成绩单。2024年自主品牌销售137万辆,新能源车销售86万辆——这两个分别增长34.3%和64.4%的数字,为东风冲击新目标铺就了扎实的起跑线。
数字背后是一场静默的转型。当你看到东风旗下六大自主品牌——岚图、猛士、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行——在媒体思享会上整齐亮相时,就能感受到其战略重心的彻底转移。那个曾经倚重合资的东风,正将未来押注在自主板块的全面崛起。
技术,成为这场转型最硬的底牌。
以刚上市的东风星海V9为例。这款MPV车身超70%采用高强度钢,关键部位使用1500MPa热成型钢。抗撞击能力提升30%。多腔体铝合金框架与高强度钢混合设计。这些专业术语背后,是东风25年MPV制造基因对“安全可靠”的当代诠释。它不追求最炫酷的概念,而是将“可靠”二字融入每一个细节。
这或许揭示了东风突围的独特路径:在新能源的激进创新与传统制造的精益求精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025年,东风计划推出7款全新乘用车和3款商用车新能源基础车型,打造至少2款年销超10万的“大单品”。这是个务实的目标。毕竟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一款畅销车型的带动效应,远胜于十款平庸产品。
海外市场,是另一个关键战场。
2024年出口超25万辆,2025年目标直接翻番至50万辆。猛士产品已在瑞士、西班牙和阿联酋上市,岚图计划2026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这些动向表明,东风的视野早已超越国界。
当然,挑战依然严峻。合资板块的调整仍在继续,自主品牌之间的内卷日益激烈。但东风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不追求颠覆性的口号,而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渐进式变革。
正如东风所言,科技是其最鲜明的底色。但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技术服务于人的真实需求。当一辆车不仅能从A点带你到B点,更能让你在全程感到安心——这种体验,或许才是东风面对300万乃至320万辆目标的真正底气。
未来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扎实的脚印,东风的“跃迁”之路,值得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