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逛了2025上海车展,那场面,可真是热闹啊!到处都是人,各大车企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新能源、智能驾驶各种黑科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可逛着逛着我就发现了个奇怪事儿,现代、起亚这些韩系品牌咋一个都没见着呢?要知道以前韩系车在中国那也是相当火的呀,怎么这次突然不来了,实在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说是什么原因,我觉得销量下滑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上网查了一下这几年韩系车的销量,好家伙,2024年现代和起亚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加起来还不到30万辆,还没有人家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多呢!
以前特别火的ix35、智跑,每个月都能轻轻松松卖一万多辆,现在呢,每个月销量也就三位数。而且还经常能看到经销商退网的消息,看来韩系车在中国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销量不好,参展的积极性自然就不高了。大家都知道,参加上海车展那可费钱了,展位费、搭建费、宣传费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任何一个车企来说,这笔钱都要花得值才行。如果销量不行,那与其把钱砸在车展上,还不如把这些钱用在能直接提升销量的地方。
其实,现代起亚在电动车技术方面的储备并不差,问题是本土化没做好。他们的电动车,要么价格定得太高,要么配置不符合咱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就拿IONIQ 5来说吧,车子本身的实力还行,可价格比同级别国产电动车贵了不少,这咋能打开市场呢?而且在智能化方面,跟那些新势力比起来,也没啥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另外,听业内人士分析,韩系车这次缺席可能也是在调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现代汽车集团最近刚换了中国区负责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得先把问题梳理清楚啊。这时候与其急急忙忙来参展,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下一步该咋走。
其实,韩系车在全球其他市场混得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在欧美市场,销量一直都挺可观。但在中国市场,他们好像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奏。最开始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后来又想往高端化发展,再到现在搞电动化转型,每一步感觉都比别人慢了半拍。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这次缺席了车展,但也不代表他们就会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听说现代起亚正在筹划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可能明年就会推出。而且他们也在考虑加大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投入,想推出更符合咱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不过,现在中国车市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自主品牌发展的那叫一个迅猛,新势力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就连德系、日系这些传统豪强都在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韩系车要是想重新赢得咱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光靠以前的那些“情怀”可远远不够,必须得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行。
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路到底该咋走,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市场竞争越激烈,我们能选择的好车就越多,这当然是件好事啦。
至于韩系车能不能在未来重新崛起,就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