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

我常常想,买个车到底图什么?以前琢磨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想法无非图个“能开、能坐、能拉人”,但时代一变,人们想要的东西早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国产车企业,尤其像吉利这样的,早已把“能开能坐”玩出了花,直接把人工智能装进汽车里,搞得越来越像一台随身智能终端。眼见着吉利银河M9上市,还带着一堆AI新花样,限时指导价17.38万,这价格搁以前够买个高配合资,搁现在买个“人工智能移动头等舱”。

大家都知道,AAI火了之后,什么都要贴个“AI”标签。手机AI拍照,洗衣机AI烘干,现在连汽车都要AI驾控了。可问题来了,AI汽车到底能做什么?它到底是个“新瓶装老酒”,还是“瓶子和酒都换了”?这个问题不想明白,买车就是跟风图个新鲜,没意义。咱们拿银河M9来说,说是“从造车到AI体系到智能座舱,样样AI”,可这AI,到底是来帮我,还是添堵?

先看银河M9的宣传,配置多得像开新游戏选职业,一会儿四驱领航,一会儿两驱远航,一会儿智航、探索,一共六个版本,从基础到顶配分得明明白白。很多人买国产车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和配置,17万起这事放在以前真是不可想象——同级合资、进口谁能比这个有性价比?更别说买了还有一堆送礼,比如天籁音响、魔毯踏板、电动辅助驾驶等。吉利用一种近乎“超市大促销”的方式,把卖车变成送福利,这让人不得不问:汽车行业内卷到这个程度,结果到底对消费者是好是坏?

有人说配置送得多是因为国产车没品牌溢价,得靠实惠堆口碑。可我觉得这还不止是营销,更多是一种技术焦虑感的释放。所有车企心里都明白,智能化就是下一个决胜点。早几年国产新能源动力、底盘这些发力得还凑合,但AI智能座舱真正撑起来了,才算能和合资品牌拼个高下。吉利这次直接用“全域AI体系”,能看得出决心,哪怕是外观、空间这些传统优势,都加上了AI的“buff”。

说到外观设计,吉利这一套“星汉涟漪”造型,LED灯珠堆得满满当当,车身比例“1:1.2”,气场那是妥妥的“老板车”范儿。以前买国产SUV,最担心就是“像个大铁盒”,看着傻乎乎的,现在的银河M9,整个外观就是一只大气、精致的“智能机器”。而且选六种颜色,灵感各自不同,连内饰都不重样,真够用心了。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重点其实还是空间和舒适性。现在车子光外观有型没用,国内消费者更在乎“能不能装、能不能躺平”。银河M9主打大六座,尺寸直接破五米,家里老人孩子都能安心坐着,三排空间也不敷衍,什么“移动头等舱”,什么“一键座椅大床房”,都是为了抢占家庭用车这个市场。储物空间从359L到2171L,摆明了要把同级别竞品全比下去。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值得琢磨:中国人买车越来越像买家电。什么座椅加热、卫星导航、音响系统、储物空间,大家买车像买冰箱一样要比功能。可核心还是出行体验,配置再多,没有智能就成了堆砌。吉利这套AI数字底盘,自动避障、四驱调平,做到了机械素质和智能调节兼得;动力系统“电混+三电机”,油耗低到几乎能忽略,一千五百公里续航,居然能做到充电当烧油用。

可我最关心的还是辅助驾驶到底有多靠谱。现在车企都吹“自动驾驶、NOA全场景辅助”,但现实里,真的敢让AI管方向盘的人有多少?吉利银河M9这次号称第三代智能辅助,配了一堆雷达摄像头,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就差“喝着咖啡自动上班”了。可要我说,智能化再厉害,安全冗余才是底线。这里吉利做得比较老实,车身结构用高强度钢,气囊从前到后都布满了,还给电池做各种魔鬼测试,安全这事确实不能忽悠。

有时候我也想,某些国产车是不是给功能加太多趟,噱头比本事多?比方说很多AI座舱、智能助手,说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卡顿、反应不灵,用户体验不如一块简单的按钮。吉利也不是没这毛病,但起码他们愿意下场持续优化,比如这次银河M9的Flyme Auto 2,一口气升级了几十项功能,AI助手Eva能理解情绪,还能车外识物、嘴替,这些属于真正的“实用智能”。相较很多堆料只为了数据漂亮的车,银河M9还是把“好用”放在第一。

再说影音娱乐,这年头车里音响屏幕越来越夸张。M9搞了27个扬声器,2000多瓦功率,AR-HUD仪表盘一整套,开个车像在家客厅追剧。但我想提醒一句,车是用来开的,不是KTV,把本末倒置,体验反而不真。还好吉利线路走得正,影音是锦上添花,真正发力的还是智能辅助和安全性能。

这次银河M9上市其实还有一个大背景:国产品牌向上冲高的时刻到了。以前买高端SUV都认合资牌子,觉得国产还差点底蕴。可现在,真正能把空间、智能、安全、节能、驾控五大件都做好,再加点AI体系能打的,已然没什么“品牌鄙视链”了。吉利这次用M9切进高端市场,相当于在国产阵营里开了一个新战场。你能看得出他们既想吃下中产家庭的大盘,也想用高配智能,抢一批“科技理想主义者”。

不过大家冷静下来想,AI赋能到底能带来什么?是不是特别重改变了我们用车方式,还是只是升级了部分体验?吉利这次银河M9其实给了一个比较实在的答案:AI不是魔法师,它帮你优化驾控、提升安全、自动泊车、智能助手,但它不是万能。人真正要追求的,是车子的本质——“精致、安全、好用”;智能和AI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翻天覆地。

很多新技术刚出来时都被夸成“颠覆”,但等到万户千家都用上,发现它只是让生活变得更顺畅。AI汽车目前也一样,除了极客发烧友,普通人其实更在乎的是用车舒适、省心、实惠。银河M9价格确实做到了亲民,配置也全,AI体系大头管用,偶尔体验下新功能,生活会变好,但不会因此完全改变。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吉利银河M9上市,AI智能升级,空间配置更实用-有驾

所以再回到那个设问:买车到底图什么?现在是不是非AI不可?我认为还是理性为上。有了AI不等于车子就天生强大,把最基础的空间、安全、动力做好,智能体系是锦上添花。现在国产车一路冲高,价格压下来,配置顶上去,技术天天升级,消费者能买到用得起、用得爽的车,那就是好时代。可别太迷信什么“AI全面革新”,最后发现好用才是硬道理。

总之,这次吉利银河M9上市,是国产车集体向高端智能的冲刺。AI让设计、空间、节能、安全、驾控都更丰富,但买车的底层逻辑没变——追求安全、舒适、高性价比,智能只是进一步完善体验。如果说M9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大概就是让普通中国家庭,也能以合理价格,畅享“科技头等舱”。买不买无所谓,重要的是看清:新技术很好,但核心还是“人的体验”;AI再牛,车还是为人服务。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