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秦力洪发声,公司已穿越风暴周期,三季度迎来转折点

最近在成都举办的车展上,蔚来汽车宣布了一个让很多人关注的消息。

他们决定,以后公司旗下所有在售的车型,都会直接标配100度电的长续航电池包,关键是,车辆的起步价保持不变。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蔚来秦力洪发声,公司已穿越风暴周期,三季度迎来转折点-有驾

对于那些正准备买蔚来汽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要知道,在以前,如果想把标配的75度电池升级到100度,是需要额外再掏三万八千块钱的。

现在这笔钱直接省下了,相当于蔚来官方直接给出了一个相当大的优惠,这让新车的吸引力一下子增强了不少。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这边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高兴了,那边已经买了车,特别是刚提车不久的老车主们,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前脚刚花钱升级了电池包,或者刚买了标配电池的车型,后脚官方就来了这么一出,感觉自己像是被“背刺”了,平白无故就多花了好几万。

一时间,网络上充满了老车主们的抱怨和质疑,甚至有人怀疑,蔚来这么做是不是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电池材料或者车身用料上,悄悄地降低了标准,也就是所谓的“减配”,用这种方式来弥补降价带来的损失。

面对这样的舆论风波,蔚来的创始人和总裁,也就是李斌和秦力洪,都站出来进行了解释。

他们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比较坦诚地说明了公司的处境。

他们表示,公司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能够健康地经营下去。

李斌说,公司确实很难做到让每一位用户的利益都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在当前这个阶段,必须优先考虑公司的稳定发展。

秦力洪的话说得更直接,他打了个比方,说蔚来不能永远用制造百万级豪车的标准和配置,去卖几十万的价格,还提供免费换电这样的超值服务,因为企业首先得“活下去”。

这些话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蔚来正在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从过去不计成本追求用户体验和市场份额的阶段,转向一个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企业盈利的务实阶段。

那么,既然蔚来方面否认了“减配”,那这省下来的三万八千块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秦力洪给出了答案,他强调,现在汽车行业降低成本,主要依靠的不是在采购环节和供应商讨价还价,而是依靠技术研发上的突破。

这背后,是蔚来过去几年投入巨资进行自主研发,现在这些投入开始显现出成果了。

具体来看,蔚来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降低成本。

首先是核心芯片的自研。

过去,高端智能汽车需要好几颗顶级的芯片协同工作,才能处理复杂的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功能,这些芯片不仅价格昂贵,还常常受制于人。

现在,蔚来成功研发出了自己的“神玑NX9031”芯片,一颗芯片就能完成过去四颗旗舰芯片的工作。

这就好比一个团队以前需要四个专家,现在只需要一个能力更强的全能型专家,不仅效率更高,工资成本也大大降低。

仅此一项,每台车的成本就能降低超过一万元。

这不仅是省钱,更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体现。

其次,是造车平台的通用化。

蔚来现在学得非常聪明,他们在研发新车的时候,会尽可能让不同车型共享相同的零部件。

比如说,蔚来品牌下最高端的旗舰车型ET9、ES8,和它面向主流家庭市场的子品牌乐道汽车的L90车型,竟然都使用了同一种后置电机。

这就好比一家餐厅,研发出一种顶级的汤底,既可以用来做高档的佛跳墙,也可以用来做亲民的牛肉面,研发成本被多款产品分摊,摊到每一碗面上的成本自然就低了。

除了电机,像座椅这样的重要部件,蔚来也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进行研发,在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最后一点,是自建工厂带来的规模效应。

蔚来现在有了自己的工厂,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规模效应就体现出来了。

蔚来秦力洪发声,公司已穿越风暴周期,三季度迎来转折点-有驾

工厂的厂房、生产线等固定资产投入是巨大的,如果一年只生产一万台车,那这些成本分摊到每台车上就很高;但如果一年能生产十万台、二十万台车,每台车需要分摊的固定成本就会急剧下降。

据透露,仅此一项,每台车的制造成本就能节省好几千元。

正是这几项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给了蔚来“变相降价”的底气。

他们把通过技术创新省下来的钱,一部分返还给了消费者,让产品更有竞争力,另一部分则用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营。

可以说,这是蔚来过去几年坚持长期主义、投入研发的回报。

在这次车展上,蔚来还展示了其清晰的多品牌战略。

除了主打高端市场的蔚来品牌,还有面向更广大家庭用户的乐道汽车,以及一个规划中定位更低的萤火虫品牌。

这种布局就像大众集团旗下既有奥迪、保时捷,也有大众、斯柯达一样,目的是为了覆盖不同价位、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

不过,蔚来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会了聚焦。

新品牌乐道汽车的市场反响非常好,L90车型订单火爆,导致工厂产能一时间跟不上。

面对这种情况,蔚来果断决定,将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的另一款新车乐道L80推迟交付。

他们的理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起来,先把当前最受欢迎的L90这款车生产好、交付好,服务好这批用户,树立起新品牌的口碑。

这种懂得取舍的做法,显示出蔚来在经营上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健。

他们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把一个产品做成爆款,远比同时铺开好几个产品却都做得平平无奇要重要得多。

总的来看,蔚来总裁秦力洪所说的“穿越了风暴周期”,指的可能就是公司已经度过了那个不计成本、持续巨额亏损的艰难阶段。

而现在,随着自研技术的应用、成本控制的见效和市场销量的回升,公司正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虽然距离实现盈利的目标还有挑战,但从这次成都车展上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蔚来的发展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步伐也更加稳健。

他们正试图在保持品牌高端调性和用户服务优势的同时,找到一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