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10万台订单、服务器瘫痪、热搜霸榜……这些看似火爆的销售盛况,正成为中国汽车行业营销的新标配。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数据狂欢”。几乎每周都有新车发布,每次发布都伴随着“秒光”、“售罄”、“服务器崩溃”的剧情。
前阿维塔CMO李鹏程在朋友圈吐槽:“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了5000万台,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
这个数字相当离谱,因为2024年上半年,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销量仅为399.6万辆。
行业内人士透露,某些车企会通过渠道压货、经销商刷单、甚至雇佣水军下单来制造火爆假象。等到正式交付时再批量退款取消订单。
有供应商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企业也被主机厂绑定了意向金指标,光他一个人就下了23个意向金订单。
这种恶性营销不仅欺骗消费者,还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当所有车企都被迫加入数据造假游戏,真实力好产品反而被淹没在数字泡沫中。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消费者通常需要多次比较、试驾、考虑后才能决策。几分钟内下订数万台,违背了基本的消费逻辑。
工信部已经表态近期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个别领域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