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回的“刹车”比很多人预想的来得更猛、也更早,销量目标大幅度下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未来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焦点

今年下半年,比亚迪的销量曲线像踩了急刹车。公司内部传出的声音是,他们已经把2025年的销售目标从550万辆砍到了460万辆,换句话说,直降16%。这数字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意味着项目崩了或者市场大环境崩盘了。但这么一看,这事儿有点复杂。

我跟同行老李聊天时,他眉头紧蹙:现在明显不对劲了,比亚迪7月8月那两个月,销量增长不过个位数,0.5%和0.15%这样,简直像原地踏步。说真的,以前比亚迪步步高升,翻倍增长家常便饭,看现在这速度,像被后面劲敌按住了脖颈。特别是7月底,公司卖了近287万辆,数据亮眼,但算上行业整体新能源批发量,这增长率是23%——远低于同期行业34%。这差距,就像你买了个网红手机,开机慢半拍,人家已是旗舰新品了。

比亚迪这回的“刹车”比很多人预想的来得更猛、也更早,销量目标大幅度下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未来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比亚迪的财报也挺让人心慌。上半年营收近3700亿,对外头看似壮观,但深入一拆,利润颜色有点暗。二季度净利润63.5亿,竟然比去年同期少了30亿,扣非利润更是暴跌逾36%。利润率从去年快到19%跌到16.3%,净利率更从5%以上滑到3%出头,卖一台车赚的钱直线缩水,价格战伤口开得越来越大。此前老车行吴师傅跟我说:我觉得比亚迪现在的毛利就像压缩饼干,越来越薄,不知道他们还能撑多久。

令人焦虑的还有财务结构。账面现金相当厚实的1474亿,听着挺喊得响。可负债超过4000亿的事实,不得不让人紧张起来。流动比率0.76,速动率0.4,一句话说就是:手头流动资产,连最近一年短期债务一半都cover不了,这在资金管理上算挺危险了。中游供应链的料老板昨天跟我感慨:这现金就像河里的冰块,看着挺多,但融得太快,得快点用才成。毕竟汽车行业不像卖零食,周期长,钱快进快出是奢望。

比亚迪这回的“刹车”比很多人预想的来得更猛、也更早,销量目标大幅度下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未来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但别急,关于财务数据下结论,我得打个小补丁。新兴产业里,用财报表面看死亡有点武断。滴滴刚出道那会,天天亏钱,补贴狂撒,但谁能料到现在它成行业巨头?商业模式和战略背景很关键。今年大环境竞争是实打实激烈,但比亚迪依然坐稳国内销量冠军,这不是巧合。兄弟们,你们觉得,怎么衡量一个车企的强势?单看利润率?还是看战略的耐力?

我自己翻了翻日常笔记,发觉比亚迪这几年一直在用极端性价比战术。经销商老板说,比亚迪出厂价低到让人惊讶,利润空间被压缩很严重。消费者买的是真便宜,不是韭菜割得多就好。换句话说,比亚迪的牌打得很准——抓住了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这一块蛋糕。除了传统用户,网约车市场也是大客户,只不过市场明显接近饱和,增长空间有限了,而这部分用户占比大,掣肘了整体增长速度(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样的策略,当然牺牲了利润率。汽车市场的利润分布跟做菜有点像。那些高端车、高配置车就像大师级的法餐,利润肥沃。而比亚迪走的是家庭便餐路线,量虽大,却是薄利多销。前段时间,我粗算了下他们的百公里成本,单纯原材料上涨就顶着15%左右的涨幅,研发和渠道费用还在,但价格战剧烈,最终利润的缩水不可避免。相比之下,同价位的吉利和长安,毛利率保持在18%左右,实操中经销商也比比亚迪舒服一些。

比亚迪这回的“刹车”比很多人预想的来得更猛、也更早,销量目标大幅度下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未来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说到供应链博弈,这里真要插一句:研发流程其实像做一锅炖菜,材料、时间、火候都要精准配合。如果一环断了,菜就难吃。这几年比亚迪一直做的是边研发边量产,供应链压力巨大。去年某次和供应商经理的一次饭局上,他坦白:我们给比亚迪的料差不多全加急,稳打稳扎但压力爆棚。但这种快节奏,不可能不烧钱,尤其在现在原材料波动大的背景里。

我更愿意把比亚迪当前的困境,看成是调整期的正常反应。他们真的能不会像有些车企那样盲目追求增长,把账面弄成大坑吗?或者说,他们现在的资金状态,能撑多久才能等到下一波爆发?我昨天问了市场一线的销售小王:你怎么看这次下调目标?是不是整个市场信心弱了?他半开玩笑半无奈地回答:其实挺害怕,销量慢了,库存压力大,资金链紧张,特别是厂家很少有多余弹药了。

比亚迪未来会不会像之前那样快速增长,还是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平稳阶段?毕竟销量顶峰不可能无限往上冲——全球都没前车可鉴。行业老司机、甚至我私下聊天的朋友也都觉得:不那么冒险了,稳扎稳打才是长久之道。

比亚迪这回的“刹车”比很多人预想的来得更猛、也更早,销量目标大幅度下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未来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额,好像聊偏了。(好吧,又跑题了。)但想问大家: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家庭购车者,比起所谓的爆款和新潮,你更看重什么?安全、成本,还是纯粹性能?顺便说,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去年比亚迪某些车型的售后维修时间明显缩短了,这小细节,反映出什么信号呢?

对了,说点没深想过的猜测——或许比亚迪这回降速,是在为将来更大的市场重启积攒能量,比如国际版的扩张。毕竟,国内竞争激烈,压缩阵地实际是选择把牌放在长线。虽然不确定,但不妨作为一个参考。

比亚迪这回的“刹车”比很多人预想的来得更猛、也更早,销量目标大幅度下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未来能否扭转颓势成为行业焦点-有驾

不知道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