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新车惊现多余零件?车主直呼这质量也太离谱了吧

"后备箱里居然藏着个备用方向盘?" 刚提车三天的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全网热议的"幸运车主"。当他打开后备箱取充电线时,一个用气泡膜包裹的全新方向盘组件赫然出现在眼前,金属部件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仿佛在嘲笑这个价值25万的新玩具。

小米YU7新车惊现多余零件?车主直呼这质量也太离谱了吧-有驾
后备箱里的方向盘

官方回应引发更大争议

小米汽车客服给出的解释是"产线装配流程中的正常冗余",这个拗口的专业术语瞬间点燃了社交平台。有网友翻出去年雷军在发布会上的金句:"我们要用做手机的极致精神造车",评论区立刻被"连零件都多送一个,确实极致"的调侃刷屏。更戏剧性的是,次日另一位车主晒出中控台储物格里未安装的刹车片,配文"集齐七个零件能召唤雷总吗"。

汽车行业资深质检员李工透露,这种低级错误在传统车企几乎不可能出现。每辆下线的汽车都要经过多达200项的检测程序,任何"多出来"的零件都会触发警报系统。而新能源品牌为赶交付周期,有些检测环节确实存在"缩水"嫌疑。

这届消费者为何不买账

令人玩味的是,评论区鲜见维权诉求,反而充斥着行为艺术般的晒图大赛。有用户把多余零件摆成"雷军同款微笑"造型,获赞6.8万;某汽车博主发起"找茬挑战",悬赏寻找最离奇的装配失误。这种集体狂欢背后,折射出年轻群体对造车新势力特有的审视态度——他们既宽容试错,又擅长用幽默消解焦虑。

小米YU7新车惊现多余零件?车主直呼这质量也太离谱了吧-有驾
网友创意摆拍

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近两周小米汽车的质量投诉中,"功能过剩"类占比骤升至37%。除了实物零件,更有车主发现车机系统里藏着未启用的自动驾驶模块、可连接但无法使用的超级充电协议。这些"超配"就像彩蛋,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

当工业品遇上互联网思维

某供应链专家指出,小米可能把手机行业的"硬件预埋"策略照搬到汽车领域。就像5G手机提前安装天线,为系统升级留余地。但方向盘这样的机械部件显然不适用这种逻辑,汽车零件的容错率必须为零。这场风波暴露出互联网公司跨界造车时,对制造业敬畏心的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早期也经历过"后备箱装反"的尴尬,而如今小米的遭遇更像是个放大镜——当所有细节都被放在社交媒体上检视,任何瑕疵都会引发指数级传播。或许正如某位车主在维权群里说的:"我们买的不是车,是参与科技史直播的门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