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

我是个老司机,开过十几年车,从烧油的到用电的都摸过。前两天在厂里跟几个修车的老伙计吹牛,聊到新能源,大刘叼着烟说:“现在这车啊,拼的不是谁跑得快,是看谁能把成本摁在地上摩擦。”话音刚落,隔壁老王拍桌子:“你晓得个锤子!真正的狠活,是人家比亚迪悄咪咪把整个车身‘一锅炖’了。”

啥叫“一锅炖”?就是以前一辆车的后底板,得用七八十个冲压件,靠工人或机器人一件件焊、拼、拧,像搭积木。现在比亚迪直接上大招——9000吨级一体化压铸生产线,一 press 下来,整块车身后底板直接成型。这事儿听着不稀奇?那你可真不懂行。

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有驾

去年特斯拉Model Y用6000吨压铸机搞了个“一体式后底板”,当时全网吹爆,说是“汽车制造革命”。结果呢?比亚迪没吭声,蹲在角落里自己画图纸、搞模具、调设备。今年9月5号,副总裁何志奇轻飘飘一句:“我们9000吨的线已经上了,新车马上用。”好家伙,别人还在研究6000吨能不能稳,他家直接干到9000吨,还全链路自研,模具自己做,设备清一色国产。这不是弯道超车,这是直接给你画条新赛道,然后自己先冲线。

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有驾

你别看这招来得晚,2023年别人都玩一体压铸玩得飞起的时候,比亚迪还在按部就班。但人家不是不会,是不想出岔子。他们家的风格你懂的——宁可慢点,也不能砸招牌。现在一出手,就是稳准狠。以前74个零件拼一块,现在一个铸件搞定,省下的不只是人工和时间,还有误差和故障点。车身更结实,重量还轻了,同样的电池,能耗低了,加速还更猛。这哪是升级?这是降维打击。

更绝的是,比亚迪这盘棋根本不是单点突破。人家电池自己产,电机自己造,IGBT芯片自己研,现在连车身结构都能“一键成型”。别的车企还在到处找供应商砍价,比亚迪已经实现了“左手倒右手”,中间商赚差价?不存在的。去年卖了300多万台,今年目标400万+,这销量一摊,研发成本、模具费用全被稀释到几乎忽略不计。单车利润看着不多,但架不住量大啊,赚得比谁都稳。

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有驾

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不靠涨价赚钱。碳酸锂那会儿疯涨,一堆品牌借机“优雅涨价”,比亚迪倒好,咬着牙喊“电比油低”,硬是把价格钉死。这不是做慈善,这是在重塑行业规则——你敢贵,我就敢卷。现在大压铸技术一上,成本再砍一刀,别人连卷的资格都没有了。

听说明年比亚迪的新车还要上“兆瓦级闪充”,5分钟补能400公里。你想想,车更轻、成本更低、充电比加油还快,友商拿啥拼?特斯拉当年靠一体压铸惊艳全场,结果现在比亚迪不仅跟上了,还加了码。这不是“迟到”,是等你秀完操作,我直接掏王炸。

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有驾

我那会儿在4S店试驾过海豹,底盘整得跟坦克似的,转弯稳得一批。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大压铸的前菜。以后的车,估计连钣金工都要失业——没得修,坏了直接换整个底板。

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有驾

所以说,别看比亚迪平时低调,不搞发布会,不喊口号,但人家干的全是实打实的狠活。别人还在卷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他家已经把制造底层逻辑给掀了。这哪是造车?这是在造“车界富士康+苹果”的结合体。

比亚迪放大招,晚来几年,友商更慌了-有驾

你要是还指望靠传统流水线、靠堆配置、靠讲故事来跟比亚迪掰手腕,那真是——想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