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原地热车?别傻了,天越冷越伤车,老司机的忠告你得听!

一脑门子官司,就因为天太冷。

那天北京的气温,估摸着能把北极熊给冻出乡愁,我哆哆嗦嗦地钻进车里,心里还美滋滋的。

嘿,哥们儿有先见之明啊,提前远程启动了,现在车里指定暖和得能烤白薯。

可我这屁股还没坐热呢,就眼瞅着发动机故障灯,“啪”一下,跟午夜凶铃似的,亮了。

拖车师傅一边把我那“趴窝”的宝贝往板车上拽,一边拿眼角瞟我,那眼神,跟看一个往豆浆里加香油的“异端”没啥区别。

“又远程启动,原地轰了半天吧?”

他嘴里叼着烟,话从牙缝里挤出来。

我嘴硬:“那叫热车!对发动机好!”

师傅当时就把烟屁股一扔,乐了:“好?您这是把它当烤全羊了啊?这积碳,我估摸着都快成精了。”

还在原地热车?别傻了,天越冷越伤车,老司机的忠告你得听!-有驾

说起来,我这“原地热车”的毛病,还真有点祖传的意思。

我爸那辆老捷达,每次出门前,他老人家都得提前十分钟下去“焚香沐浴”——点着车,然后靠在车门上抽根华子,美其名曰:“让机油热热身,人有人道,车有车道。”

这套说辞,就跟武林秘籍似的,深深刻在了我脑子里。

那时候的车,用的还是化油器,那玩意儿比林黛玉还娇气,天一冷就闹脾气,油气混合全看心情,不伺候舒服了,出门就给你演一出“当街罢工”。

可现在都啥年月了?

我那车的发动机,都快进化成“钢铁侠”了,什么电喷技术、ECU电脑,武装到了牙齿。

那电脑比算盘精多了,冷车启动喷多少油,热车喷多少,人家心里有数,根本用不着咱们操心。

机油就更别提了,现在的全合成机油,低温流动性好得跟打了兴奋剂似的,零下三十度照样活蹦乱跳。

启动后用不了几秒,就能把整个发动机滋润个遍。

你非在楼下原地“罚站”个十分钟,那机油心里都得骂你:“大哥,我早到位了,您这是演哪出啊?”

其实吧,这事儿也不能全赖我爸,赖的是一种惯性思维。

这就好比我姥姥,现在还觉得手机打电话不要钱是骗人的。

有些旧观念,就像墙上的钉子,拔了还有眼儿。

还在原地热车?别傻了,天越冷越伤车,老司机的忠告你得听!-有驾

我那修车厂的发小就跟我吐槽过,说每年冬天,他厂里因为积碳问题送来大修的车,十台里有八台都是“原地热车”的铁粉。

听着是不是有点黑色幽默?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在爱车,结果却在亲手给它“下毒”。

长时间原地怠速,发动机转速低,负荷也小,升温速度跟蜗牛散步似的。

汽油在低温下,本来雾化就不好,这一下燃烧更不充分了,没烧干净的玩意儿,就变成了黏糊糊的积碳,一层一层地糊在发动机里。

这就好比你天天早上不吃饭,空腹喝可乐,时间长了,胃不出毛病才怪。

积碳一多,动力下降、油耗飙升,各种疑难杂症就都找上门来了。

到那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爱之深,恨之切”了。

而且,你别光想着发动机啊,你那娇贵的变速箱,还有轮胎、悬挂,人家也需要“晨练”的好不好?

原地轰油门,变速箱油还跟果冻似的凝着呢,根本起不到润滑作用。

你这一脚油门出去,变速箱“嘎嘣”一声,那心里得多委屈啊。

所以啊,这“热车”的正确姿势,就一句话:走起来,才是王道。

打着火,系上安全带,慢悠悠地开出去。

让发动机在低转速、低负荷的状态下,边走边热。

这时候,不光是发动机,整个车都在一种和谐的节奏里慢慢苏醒。

开个一两公里,水温上来了,你再撒丫子跑,那感觉,才叫一个“人车合一”。

别再当那个寒风中傻乎乎站十分钟的“冤大头”了,省下来的油钱,买几斤排骨炖了它不香吗?

记住,你开的是现代汽车,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