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保养避雷指南,这些项目是智商税,别再花冤枉钱

现在咱们身边开电动汽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这确实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生活在进步,国家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得也快。

很多人当初下决心买电车,除了觉得它开起来又快又安静,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听说这东西省钱,不用再心疼那蹭蹭往上涨的油价了,保养也比油车简单便宜。

可时间一长,不少车主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这电车的保养,真像当初想的那么简单省钱吗?

电车保养避雷指南,这些项目是智商税,别再花冤枉钱-有驾

还是说,我们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又掉进了另一个设计得更巧妙的“坑”里?

今天,咱们就站着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好好聊一聊电动汽车这个所谓的“定期基础保养”,看看它到底是在保护我们的车,还是在悄悄地掏空我们的钱包。

咱们得先明白一个道理,以前卖燃油车的时候,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其实并不完全是靠卖新车,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售后维修和保养。

你想想看,燃油车那套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系统,隔个五千、一万公里的,就得回去换个机油、机油滤芯,再过段时间还得换空气滤芯、火花塞什么的。

这一套流程下来,几百到上千块钱就花出去了,这笔钱对于4S店来说,是稳定而且持续的收入。

可电动汽车一来,情况就全变了。

电车没有发动机,没有变速箱,结构一下子简单了好多,以前那套靠换油液、换滤芯赚钱的法子,基本上就行不通了。

这就好比一个开了几十年面馆的老师傅,突然大家都不吃面了,改喝营养液了,你说他能不着急吗?

所以,为了维持下去,就得想出新的办法来。

于是,“电动汽车定期基础保养”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车企和4S店会告诉我们,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特别是电池、电机这些核心部件的健康,你必须每隔半年或者一万公里,准时把车开回店里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电车保养避雷指南,这些项目是智商税,别再花冤枉钱-有驾

这话听起来特别有道理,毕竟车是大事,安全第一嘛。

可问题就出在这个“检查”的内容上。

很多车主满怀期待地把车送过去,以为技师会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维护,结果呢?

等了半天,拿回来的保养单上写的项目,基本上就是“全车检查”、“三电系统检查”、“底盘检查”等等。

具体做了什么呢?

技师可能就是用手电筒照了照底盘,看看有没有磕碰;围着车转了一圈,看看轮胎气压够不够;然后拿个电脑插在车上,读取一下车辆的数据,看看有没有故障码。

这些操作,说句实在话,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平时用车多留意一下,或者通过车上的大屏幕也能看到个大概。

整个过程,不动一个扳手,不换一滴液体,就是纯粹的“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就要收取几百块钱的工时费。

这钱花得,总让人感觉有点不明不白。

更让一些车主觉得不舒服的,是某些品牌在卖车时打出的“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这张牌。

当时听销售一说,感觉自己占了个大便宜,好像未来几十年的保养钱都省了,心里那叫一个美。

可真正到了保养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免费”是有很多附加条件的。

电车保养避雷指南,这些项目是智商税,别再花冤枉钱-有驾

它免费的,仅仅是上面说到的那个“看一看、摸一摸”的工时费。

一旦车辆真的需要更换什么东西了,比如轮胎磨损到极限了,刹车片该换了,或者空调滤芯脏了需要更换,对不起,这些都属于“易损件”,不在免费范围之内,材料费和更换的工时费您都得自己掏。

这就让人觉得,所谓的“免费”更像是一个吸引你进店的诱饵,只要你来了,总有办法让你消费。

等你真正需要质保,比如某个零件坏了想免费更换时,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推诿,说这个是人为损坏,那个是正常损耗,总之想顺利地享受到权益,并不容易。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觉得这个保养不值,那我不去行不行?

问题就在这儿,这才是整个事情里最关键的一环。

车企往往会把这个定期保养,和你车辆最重要的质保权益捆绑在一起。

他们会在保养手册里明确写着,如果你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或里程回店保养,那么你的车辆,特别是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或者长期质保,将会自动失效。

这一下就抓住了所有车主的软肋。

谁都知道,电动汽车最值钱、最核心的就是那块电池,一旦出了问题,更换的费用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为了不失去这个最重要的保障,绝大多数车主即便心里觉得不划算,也只能选择妥协,按时按点地把车开回去,花上几百块钱,买一张“已保养”的凭证,换一个“质保有效”的心安理得。

电车保养避雷指南,这些项目是智商税,别再花冤枉钱-有驾

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强制消费,利用消费者的担忧心理,来为价值不高的服务买单。

那么,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到底需不需要这么频繁地检查呢?

其实,电动汽车的维护需求和燃油车有着根本的不同。

它真正的保养项目,周期都非常长。

比如,给电池散热用的冷却液,一般是建议每隔几万公里甚至更长的里程才需要更换一次;刹车油虽然和油车一样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制动性能,但周期通常也是两年或者四万公里起步。

至于像轮胎、雨刮器、刹车片这些,完全是根据实际的磨损情况来决定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

可以说,一辆质量合格的电动汽车,在正常使用的头几年里,除了这些常规的损耗件,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去“保养”的。

那种半年或一万公里一次的检查,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延续,而不是技术上的硬性要求。

所以说,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在拥抱电动汽车带来的便利和经济性的同时,也确实需要多一份理性和清醒。

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壮大,也理解企业需要生存和盈利,但这应该建立在透明和诚信的基础上。

对于车辆保养,我们应该多看一看随车的用户手册,了解清楚哪些是厂家强制要求必须做的项目,哪些只是“建议”检查的项目。

对于那些只是“走过场”式的检查,我们有权利提出疑问,并且根据自己的车辆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我们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应该花在刀刃上,花在那些真正对车辆安全和性能有益的项目上,而不是为了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和被捆绑的“霸王条款”买单。

希望我们的汽车市场能够越来越成熟,厂家和消费者之间能够建立起更加健康和信任的关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