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

最近,随着南方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种讨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很多人可能都在网上看到了,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天气一热,车子就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开空调后实际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去充电站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甚至还有人担心电池温度过高会有安全隐患。

这些情况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也让一些准备买新能源车的人产生了犹豫,而许多开着传统燃油车的车主,可能觉得自己的选择还是更稳妥、更可靠。

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新能源车在高温下的这些问题,可能就有点片面了。

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有驾

事实上,这场高温天气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新能源汽车现阶段的一些短板,也同样反映出传统燃油车正在面临的、而且是越来越无法回避的压力。

换句话说,当新能源车主在为续航和充电烦恼时,燃油车主的日子也并非高枕无忧,他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燃油车在高温天气下的表现。

很多人觉得燃油车技术成熟,不受气温影响,加油也方便,这是事实。

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油耗。

在炎热的夏天,汽车空调几乎是全程开启,而且往往会调到比较大的风量和较低的温度。

空调压缩机是由发动机带动的,这就意味着发动机会消耗额外的燃油来为空调提供动力。

很多燃油车主都有这样的直观感受,夏天开空调后的油耗,要比平时高出不少。

一辆平时百公里油耗8升的车,夏天激烈驾驶加上全程空调,油耗上升到10升甚至11升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原本一箱油能跑600公里,可能在夏天就只能跑500公里不到。

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有驾

这种续航的“折扣”,虽然不像电动车那样引起广泛讨论,但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车主每一次去加油站时的账单上。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就是用车成本。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这笔账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更加分明。

假设一个普通家庭,一年行驶两万公里,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里程数。

对于一辆普通的家用燃油车来说,综合油耗我们按百公里9升来计算,这在很多SUV和B级轿车里算是中等水平。

按照现在很多地区95号汽油接近每升9元的价格,一年的油费就是:20000公里 ÷ 100 × 9升 × 9元/升,等于16200元。

这还只是油钱。

燃油车每年还需要常规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等,一年下来至少也要一两千元,一些豪华品牌可能更贵。

再加上保险费用,一年总的硬性支出很容易就超过两万五千元。

我们再来看看新能源汽车。

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有驾

同样是一年行驶两万公里,就算是在夏天,能耗比较高,我们按百公里耗电18度来计算。

如果家里能安装充电桩,利用夜间低谷电价,一度电可能只要三四毛钱,这样算下来一年电费也就一千多元。

就算完全依赖外面的公共快充桩,平均一度电1.5元,一年的电费也只是:20000公里 ÷ 100 × 18度 × 1.5元/度,等于5400元。

保养方面,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保养项目少很多,主要是检查电池和电路系统,一年费用通常在几百元。

两者相加,即使全部使用公共充电桩,一年的总花费也远低于燃油车。

每年省下来的一万多块钱,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个巨大的成本差距,是燃油车主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驱动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新能源车的根本动力之一。

当然,很多人会说,新能源车省钱但体验不好,续航焦虑和充电难是硬伤。

这一点确实是当前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

尤其是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队的画面,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有驾

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

这种增长速度,超过了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导致在某些时间段和区域出现了供需不平衡。

这其实是一个“成长的烦恼”。

这就好比十几年前4G网络刚开始普及时,大家也都在抱怨信号不稳定、网速慢,但随着基站的大规模建设,这些问题很快就成为了历史。

同理,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随着超快充技术、更合理的电网布局以及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难的问题一定会得到逐步缓解。

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面临的则是另一种性质的问题。

内燃机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热效率已经非常接近理论上的物理极限,再想有革命性的提升已经变得极其困难。

也就是说,燃油车在“节能”这条路上,潜力已经基本被挖掘殆尽了。

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有驾

它所面临的高昂使用成本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其技术原理本身决定的,短期内无法根本性改变。

除了使用成本和技术瓶颈,燃油车主还面临着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在许多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对燃油车的限制越来越多。

一张燃油车牌照的价格在一些城市甚至超过了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价格,而且获得牌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则享有“绿牌”的便利,不受限行政策影响,还能享受购置税减免等优惠。

这些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就是在鼓励大家向新能源转型。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二手车的保值率。

过去,一些品牌的燃油车因为质量可靠、市场保有量大,被认为是“理财产品”,开几年也亏不了多少钱。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日趋成熟,产品选择越来越多,其在二手车市场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

南方高温凶猛,3亿燃油车主流汗,新能源车热销真香!-有驾

这反过来挤压了传统燃油二手车的市场空间,导致其保值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现在花二三十万买一辆燃油车,几年后换车时,可能会发现它的贬值速度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尽管许多燃油车主在口头上对新能源汽车的种种问题表示担忧和不信任,但在私下里,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也在默默关注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当看到一款新的电动车拥有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智能化的功能时,他们也会去了解价格,进行对比。

这种“边看边骂,边骂边看”的心态,恰恰反映了在时代变革的浪潮面前,人们内心的纠结与摇摆。

当新能源汽车的短板被逐渐补齐,其在用车成本、驾驶体验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变得越来越突出时,消费者的选择天平自然会发生倾斜。

总而言之,南方这场高温天气,确实让新能源汽车的一些现实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

但这更像是一次集中的“压力测试”,暴露出的问题会驱动整个行业去加速解决。

对于广大的燃油车主来说,这或许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提醒信号。

这个信号告诉我们,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变革。

继续坚守燃油车当然是一种个人选择,但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将要面对的是持续上涨的用车成本、日益收紧的政策限制以及加速贬值的资产。

而新能源汽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挑战,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问题大概率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与其嘲笑新能源车的“翻车”,不如冷静地思考一下未来的趋势,以及在合适的时机,自己该如何做出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