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那个日系豪华品牌英菲尼迪,悄悄地推出了所谓的2026款QX50。
这车一出来,价格定在35万多到39万多这个区间。
说实话,现在你要是在马路上问十个人,可能九个半都想不起来英菲尼迪这个牌子还有新车在卖。
这也不怪大家记性不好,实在是它自己太不争气了。
就拿这个QX50来说,上个月的销量数据一看,全国总共卖了33台。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我们小时候买零食一买就是一大把的数字“33”。
放眼望去,这半年来,它每个月的销量就没超过两位数,稳定得让人心疼。
按理说,它定位是中型豪华SUV,对标的应该是沃尔沃XC60、凯迪拉克XT5这些车,大家价格都差不多,可人家的销量再怎么不济,也比它强上好几条街。
那么,这款号称是“新款”的QX50,到底花了什么心思来拯救自己呢?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车,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小透明”的。
首先,咱们从最直观的外观和内饰说起。
如果你期待着这次改款能有什么惊喜,那恐怕要失望了。
这台2026款QX50的外观,基本上就是把老款车型原封不动地又拿出来卖了一遍。
那个标志性的大尺寸网状格栅还在,车身的线条也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整体设计语言,说好听点是经典,说难听点就是好几年都没变过了。
唯一能算得上变化的地方,是厂家把那个挺好看的红色车漆给取消了。
我特地去了解了一下,圈内人普遍的说法是,这根本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设计调整,纯粹就是为了省成本。
因为选这个颜色的人太少了,多保留一条生产线的颜色,对于一个销量本就惨淡的车型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开支,干脆就砍掉了。
你看,从这么一个微小的细节,就能感受到这个品牌现在有点力不从心的状态。
再看车身尺寸,车长4米7,轴距2米8。
这个数据在几年前或许还能算得上是主流,但放在今天这个“以大为美”的中国市场,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咱们随便举个例子,它的直接竞争对手之一,林肯航海家,轴距已经做到了2米9,整整比它长了10厘米。
这10厘米在车里是什么概念?
就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是宽裕还是局促的区别。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买一台中型SUV,后排的使用率非常高,要坐老人,要放儿童座椅,空间大不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指标。
更何况,人家航海家起步价还比QX50便宜,这么一对比,QX50在空间上的劣势就暴露无遗了。
走进车内,能看出来英菲尼迪还是想做点改变的。
比如,新款增加了一套棕色的内饰配色,想努力营造出一种豪华、典雅的氛围。
但这点努力,在看到中控台的那一刻,基本就白费了。
那个经典的“上下双屏”设计依然顽固地存在着。
上面那块屏幕负责导航和多媒体,下面那块屏幕主要用来控制空调。
这个设计在当年刚出来的时候,或许还算得上是一种科技感的尝试,但在2024年的今天,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穿越了一样。
屏幕的分辨率、操作的流畅度,跟现在市面上动不动就是2K高清大联屏、芯片算力比肩电脑的国产新势力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更别提那个方向盘的样式、空调出风口下方的物理按键布局,几乎都和几年前一模一样。
这种陈旧感,会让你在坐进一台三十多万的新车里时,产生一种“我是不是买到库存车了”的错觉。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批评。
这台QX50有没有自己的优点呢?
肯定是有的,而且它的核心技术曾经是它最大的骄傲,那就是它搭载的那台2.0T 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这项技术在燃油机领域绝对算得上是“黑科技”。
简单来说,这台发动机非常聪明,它可以根据你的驾驶需求,在8:1到14:1之间自由切换压缩比。
你需要动力的时候,它就调低压缩比,给你245匹马力的强劲输出;你需要省油的时候,它就调高压缩比,让燃油效率变得更高。
这个技术,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是很多品牌望尘莫及的。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它的搭档上。
英菲尼迪为这台明星发动机匹配了一台CVT无级变速箱。
我们都知道,CVT变速箱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开起来没有顿挫感,而且对省油有帮助。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它无法传递那种激烈驾驶时拳拳到肉的冲击感。
这就好比你请了一位世界顶级的短跑冠军,却给他穿了一双厚重的棉拖鞋,他有再大的力气也使不出来。
发动机在机舱里嘶吼,但传递到车轮上的动力总是感觉温温吞吞的,缺少了作为一台豪华运动SUV应该有的那份激情和干脆。
你看它的竞争对手,凯迪拉克XT5用的是9AT,宝马X3用的是采埃孚8AT,那种降挡提速的爽快感,才是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更期待的驾驶体验。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配置和品牌现状,这可能是它卖不动的根本原因。
QX50的配置策略,可以说是非常“拧巴”。
它不是没有好东西,比如全景影像、主动降噪、BOSE音响,这些配置确实能提升用车体验。
但问题是,这些好东西,你基本都得买到将近40万的顶配车型上才有。
而现在消费者最关心、也最看重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同样是顶配专属。
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
在今天,十几万的国产车都开始普及L2级辅助驾驶了,人家沃尔沃更是把城市安全系统和基础的驾驶辅助作为全系标配,把“安全”打造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英菲尼迪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这些最能体现科技感和安全性的核心功能藏着掖着,非要你花最多的钱才给你,这无疑是在劝退绝大多数的潜在客户。
归根结底,QX50的困境,其实是整个英菲尼迪品牌在中国市场困境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来,这个品牌在产品更新换代上实在是太慢了,当所有对手都在拼命地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时候,英菲尼迪却好像还在原地踏步,连一款真正有竞争力的纯电车型都拿不出来。
这就导致它的品牌形象越来越老化,在年轻消费者眼中,它甚至还没有一些国产品牌有吸引力。
再加上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售后服务网点太少了。
买车是一时的,用车是长久的,如果保养、维修都要跑很远的路,那无疑会大大增加用车成本和麻烦。
我身边就有个真实的例子,一个朋友本来看着QX50优惠大,有点心动,结果用手机地图一查,发现离家最近的4S店都在另一个城市,当场就放弃了,扭头去买了服务网点更多的林肯。
市场是残酷的,当你的产品没有了亮点,品牌失去了光环,技术跟不上时代,连最基本的售后服务都成了问题,那么即便你曾经再辉煌,也终究会被消费者遗忘在角落里。
全部评论 (0)